有 17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
- 2020-12-25, 07:00
- 版面: 留言板
- 主題: 近半泰僧統計過重 肥胖者較一般人多10%
- 回覆: 0
- 觀看: 86
近半泰僧統計過重 肥胖者較一般人多10%
近半泰僧統計過重 肥胖者較一般人多10%│TVBS新聞網 記者 孟心怡 報導 發佈時間:2019/11/08 20:06 泰國有35萬名佛教僧侶,但一半的人都有過重的問題,肥胖比例較一般民眾還高出10%,這與他們的宗教生活型態息息相關;泰國和尚一天只能吃一餐,他們早上六點就出門化緣,信徒供奉甚麼食物,他們照單全收,而且要有感恩心不能挑食,所以吃下去的熱量就不少。正午過後,和尚不能再吃任何東西,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能進食;這期間僧侶只能喝水,但很多人現在都喝含糖飲料,導致肥胖上身,許多僧侶甚至還罹患糖尿病而必須截肢。 「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」,泰國的僧侶絕對是這句話的實踐者,因為只要錯過了這一餐,他...
- 2020-11-07, 20:44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- 回覆: 5
- 觀看: 608
Re: 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「小小戒可捨」的完整原意是「在尊重佛陀遺願或教導的前提下,只能捨小小戒」。
這是「原始佛教」最後的一部分。
這是「原始佛教」最後的一部分。
- 2020-11-05, 10:28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- 回覆: 5
- 觀看: 608
Re: 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簡單試答,Tranquillity 寫: ↑2020-11-04, 06:44
佛陀在涅槃前說小小戒可捨,但並未說明小小戒可捨的範圍。
但若經典中有說法完全否定了某類行為是屬於小小的範圍,
那麼就可以看出某類行為不可能屬於小小戒的範圍。
所以,雜阿含911經是否直接說明了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屬於小小戒可捨的範圍?
又或者還是可以說這只是間接說明的呢?
此經講的是現實因果業力法則,在現實因果業力法則來說可以肯定是強的或大的。
然而,戒律是人為的規則,既然沒有說明那就是沒有辦法判斷的了。
- 2020-11-04, 06:44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- 回覆: 5
- 觀看: 608
雜阿含911經說明受畜金銀珍寶不可能是小小戒?
[4](九一一) 如是我聞: 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 時,有[5]摩尼珠髻聚落主來詣佛所,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先日國王集諸大臣,共論議言:『云何沙門釋子比丘自為受畜金銀寶物,為淨耶?為不淨耶?』其中有言:『沙門釋子應受畜金銀寶物。』又復有言:『不應自為受畜金銀寶物。』世尊!彼言沙門釋子應自為受畜金銀寶物者,為從佛聞?為自出意說?作是語者,為隨順法?為不隨順?為真實說?為虛妄說?如是說者,得不墮於呵責處耶?」 佛告聚落主:「此則妄說,非真實說、非是法說、非隨順說,墮呵責處。所以者何?沙門釋子自為受畜金銀寶物者,不清淨故;若自為己受畜金銀寶物者,非沙門法、非釋種子法。」 聚落...
- 2020-10-24, 20:41
- 版面: 留言板
- 主題: [分享]不殺生的工具與方法
- 回覆: 0
- 觀看: 200
[分享]不殺生的工具與方法
捕捉蚊子(或小型昆蟲) 1. 可使用裝光碟片的布丁桶,配合一個墊板捕捉 這只能靠經驗與技巧,練習久了會發現,抓蚊子比打蚊子還要容易, 所以更能安心放心的去處理蚊子問題。 2. 蚊帳是最好的抓蚊子工具,人在蚊帳裡面, 蚊子若進入立刻關蚊帳,即可輕易用透明布丁桶捕捉。 捕捉蟑螂(或大型昆蟲) 蟑螂其實很膽小,被發現多半往牆邊或往暗處移動, 只要速度夠快,很容易用掃把控制其走向 能快速收合的封閉型簸箕,抓蟑螂的好工具,抓到即可野放 我使用的經驗很好抓,由於內部是黑暗的, 很多時候甚至放在蟑螂面前就會自己爬入了。 購買的地方,奇摩超級商城有,淘寶也有 關鍵字 畚斗 防风 簸箕 防风 防風掃把簸箕組 h...
- 2020-09-01, 19:47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- 回覆: 134
- 觀看: 76955
Re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請勿等我回答,我不知道。
- 2020-09-01, 18:57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- 回覆: 134
- 觀看: 76955
- 2020-09-01, 17:40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- 回覆: 134
- 觀看: 76955
- 2020-09-01, 17:37
- 版面: 原始佛法討論區
- 主題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- 回覆: 134
- 觀看: 76955
Re: 真心請教: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?
三法印是部派佛教所說,原始佛教只能說有說三法相:無常,苦,無我。Anthony Wu 寫: ↑2020-09-01, 06:45雑阿含104經講的是一個無記的問題:羅漢(或佛)死後是否還存在?無我是個肯定的命題。它是“三法印”之一。既然無我,何必修行。是個好命題。希望學友多多指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