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呼吸禪博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討論內容無限制,但嚴禁任何辱罵言詞及商業性廣告!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古今呼吸禪博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3:03

2018/11/22 欣逢安般節紀念日,特別籌設「古今呼吸禪」網上博覽會,歡迎各方禪修人士踴躍參加或參觀展出!
1. 目的:藉由觀摩古今印度、斯里蘭卡、中國、西藏、泰國、緬甸…等,歷代祖師大德所開示的呼吸禪修法門,追溯佛陀所教導的「安那般那念」。
2. 展覽內容:以專注於出、入、息、長、短的具體方法為主,相當於安那般那念16個步驟中的第1~4步驟,茲摘錄如下:
(1) 念於內息,繫念善學(雜803): (相應部:長入息知其長入息,長出息知其長出息Breathing in long,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in long; or breathing out long,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out long.)
(2) 念於外息,繫念善學(雜803):(相應部:短入息知其短入息,短出息知其短出息Breathing in short,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in short; or breathing out short,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out short.)
(3) 覺知一切身入息。於一切身入息善學。覺知一切身出息。於一切身出息善學(雜803經)。(相應部:同803經He trains himself to breathe in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, and to breathe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.)
(4) .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,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。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。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。(雜803經)。(相應部:似803經He trains himself to breathe in calming the bodily processes, and to breathe out calming the bodily processes.)
3. 歡迎以中英文內容參展,客觀地呈現歷代祖師大德的開示內容。
下載.jpg
下載.jpg (4.78 KiB) 已瀏覽 30607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9-02-08, 17:03 編輯,總共編輯了 5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3:09

001:關於長、短、出、入、息的譬喻:
1. 《長部經》就像一個旋盤工(好比手拉胚的陶師)或他的助手,在做一個長轉的時候,知道他正在做一個長轉,或者在做一個短轉的時候,知道他正在做一個短轉,比丘也是一樣,長入息時知道其為長入息,短入息時知其為短入息。
2. 《鼻奈耶》譬如旋作輪。若旋弟子。牽旋長亦知。牽旋短亦知。
3. 《善見律毘婆沙》《清淨道論》譬如水隨器長短而流。亦如象蛇其身長故息亦隨長。蝦蟆。身短息亦隨短。
4. 《成實論》如人上山。若擔重疲乏故息短。行者亦爾。在麤心中爾時則短。麤心者所謂躁疾散亂心也。息長者。行者在細心中則息長。所以者何。隨心細故息亦隨細。如即此人疲極止故息則隨細。爾時則長息。
5. 《大毘婆沙論》問:入出息,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?
答:先短後長。云何知然。如施設論說。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。久入定已息便安住。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。後至平道息便安住。故入出息先短後長。
6. 《清淨道論》譬如(伐倒)置於平地上樹木,那人用鋸去截斷它,他只起念(注意)在觸的鋸齒,不於鋸齒的來去而作意,但不是不知鋸齒的來去,亦知截的精勤,與成就加行及得殊勝(的段木)。如是(出入息的)近結相(即鼻端或上唇)如倒在平地的樹木。出入息如鋸齒,而比丘僅於鼻端或口相起念而坐,不於來去的出息入息而作意,但不是不知其來去的出入息,亦知(安般念的)精勤與成就其加行,及得其殊勝。
7. 《清淨道論》猶如守門人不會去注意已經走入城裡或走出城外的人,而只檢查正在通過城門的人。同樣地,接觸部位好比是城門,禪修者不應注意已經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的呼吸,而應注意正在經過接觸部位的呼吸。

圖示:手拉胚的旋轉轆轤,無論作一個長轉或短轉,陶師心裡都清清楚楚。
images (1).jpg
images (1).jpg (9.7 KiB) 已瀏覽 30124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23, 12:14 編輯,總共編輯了 8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4:15

002:南傳禪修寶典《清淨道論》:長短呼吸的技術
南傳《清淨道論》引述《無礙解道》,把「了知(長短出入)」的過程說明得很詳細,茲摘錄如下:

此中,這比丘以九種方法的長出息與入息,而將『知我長出息(長)入息』。如是了知者,當知即以一法修習身觀念處成就。
(一)即如無碍解道所說:「云何彼於長出息時,知『我出息長』,長入息時,知『我入息長』?
(1)長出息於長時出息,
(2)長入息於長時入息,
(3)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。
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者(於彼)生起(善)欲;
(4)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於長時出息,
(5)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入息於長時入息,
(6)乃至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。
由於欲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長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者生起喜悅;
(7)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於長時出息,
(8)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入息於長時入息,
(9)乃至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。
由於喜悅而比以前更微細的長出息入息於長時出息入息者,(他的)心從出息入息而轉去,而生起捨。
以此等九種方法(彼)於長出息入息的身與現起的念及觀的智──身為現起而非念,念為現起與念──(彼)以那念及那智而觀身。所以說『於身修習身觀念處』」。

(二)對於「短」的句也是同樣的,但有其次第不同……。

總共要經由18個(長、短各九個)步驟的S.O.P操作技術,才能「了知」長短呼吸。
images (2).jpg
images (2).jpg (12.71 KiB) 已瀏覽 30123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3:47 編輯,總共編輯了 2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4:31

003:泰國佛使比丘的教導:
摘錄:《出入息觀修持法要》
原著:佛使比丘
中譯:哲智明陀比丘(大陸)

  「出入息觀」(又稱安那般那念)的修持,全程完全在呼吸上修行,不用作任何變更及移動,從始至終運行呼吸一直達到涅槃境界為止,是最方便不過的一種修法,不必依靠外物,如遍處輪與屍體之類,再者其法溫柔,不激烈,不緊張,不可怕。不如「不淨觀」一般的難為。所以沒有害處,絕對不會傷及身體。問題只在能夠修行與否﹖如果不能修行便不能修行,傷害絕沒有。如果有人說修持出入息觀會引起發狂,那是無稽之談,說這話的人也許誤認旁門別教的出入息觀,以為是本佛教的出入息觀,那並不是佛世尊宣說而記載於巴利聖典上的真正佛法,如本書所根據講解的一般。本門出入息觀絕對無害,如果修行的人真的發狂的話,那個人必定先有狂病,而動用心神時抵觸神經發作。另一個原因便是其人修行的目的並不在斷滅煩惱,而只妄求神通法力,希圖財利,這是會引起狂病的。所以發狂的原因有二:一乃居心不正,違反修行定止正法,妄修旁門「利慾邪法」,導致邪魔附體;一乃其人已經有狂病在先,習法時動用「心神」而引起狂病發作。

  現在,再來研究出入息觀十六階的內容,本佛門出入息觀一定要有十六階,無論載在那一部經典都是一樣,也許有其他不同方式的出入息觀,但那並不是佛世尊所傳,是屬於旁門別教的,真正出於巴利聖典的出入息一定有十六階。學者必須知道這十六階的內容,究竟修的是什麼﹖第一段最初四階是修心使達到禪定,在這四階上學習調節呼吸,平衡氣息,結果進入禪定,這是第一段初四階的概況。接下第二段四階,是觀察由禪定而生的「喜樂」感受,使其知道這些都是思想的來源,促使心情蕩動不安,而明白什麼在支配著心,其有四階,即第五階至第八階,成為一段。至於第三段乃觀察心的變化,而試行御心達到種種所需的意境,也有四階為一段,即第九階至第十二階。到了最末的第四段,乃觀無常,屬於慧而不止於定,要用智慧觀察無常,直至心生厭念,離貪欲,結果得到解脫。這是最後一段的概況。至於詳細內容解釋如下:

  第一段:身觀念處
  第一段調節呼吸亦即調節身體,使心平定,稱為「身行定止」而達到「三摩地」(禪定)。因身行定止而達到禪定,便立刻得到安樂之果,但是暫時性的,其課程分階如下:
  一、認識長呼吸為一階。二、認識短呼吸為一階。三、認識呼吸支配身體為一階。四、調節呼吸使其逐漸平息,而結果達到禪定為一階。必須根據這四階要點學習修行,一直達到閉眼即得的地步。即第一階要學習觀察長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詳情,如什麼是長呼吸﹖發生時有什麼感覺﹖對身體有什麼影響﹖等等。這是第一階應學的課程。

  第二階同樣的觀察短呼吸的一切詳情,在運氣、感覺及對身體的影響等方面,與長呼吸作一番比較。兩種呼吸反覆運行,互相比較,結果便會洞識呼吸,明瞭呼吸,知道呼吸的因,知道呼吸的果,知道呼吸的影響力,必須如此認識呼吸。因為眼前我們對呼吸認識還不夠,所以應該和它打交道,與它混熟。第一階便是和長呼吸混熟,第二階也和短呼吸混熟。

  及至第三階,便觀察這兩種呼吸對身體的關係,稱為「身行」即身體的支配者,與身體有連帶關係。如果呼吸粗急,身體也跟著粗急即侷促不安;如果呼吸溫柔,身體也跟著溫柔,即寂靜安定。呼吸長是正常的表現,故長呼吸能助身體進入正常;呼吸短是不正常的表現,當身體不正常如發怒、疲勞、心情衝動時,呼吸便跟著短促,反之呼吸短促不正常,身體也跟著不正常,知道這些呼吸一直支配著身體的秘密,為第三階應學課程。巴利聖典稱為「知道一切身」,便是知道呼吸支配身體的一切情形與原理。肉體稱為身,呼吸也稱為身,兩者不能分開,必須知道兩種身的一切,才可稱為「知道一切身」。而且每一種身中又分出種種相,必須每一項都詳觀明察,直到明白開悟這兩種身同屬一體的真諦。在每一呼每一吸上運行觀察,完成第三階課程。

  至此便可繼續修持第四階禪定。第四階之所謂「身行定止」,便是調節呼吸使其逐漸逐漸的平息,在每一呼每一吸上用功修行,呼吸逐漸平息,身體也跟著逐漸靜定,心因此而達到禪定。

  這一階藏有秘訣比別階殊異。第四階修行方法也可稱為秘訣或善巧,亦即現代之所謂技術,乃用技巧而使呼吸逐漸逐漸地平息。

  其法便是在開始運行長短呼吸時,對它慎密地監視,好像在跟隨著它走一樣,知覺一直緊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不離。設定兩個距點,上方在於鼻端,下方在于肚臍,這只是假定而已。我們吸氣進時氣息從鼻端進入一直達到肚臍,以此為終點別處不管,呼氣出時氣息又從肚臍開始走出鼻端,以氣息上下奔走摩擦所得的感覺作為追蹤的目標。這樣便可得到兩點知識,即吸氣以何處為起點何處為終點,呼氣又以何處為起點何處為終點。這樣坐觀一段時間,好像追走一樣。

  氣息走進時知覺也跟著從鼻端走到肚臍,氣息走出時知覺也跟著從肚臍走到鼻端,假定有一條空管從鼻端通到肚臍,氣息在這條空管裡來回奔走,知覺也緊跟著氣息來回奔走,這樣設想就不會感到困倦。開始學習的人大都會用力呼吸,起初發出「嘶!嘶!」的聲音,及後聲音慢慢減低,最後只剩絲微鼻聲而已,在旁的人可以聽到,其息如何均勻。這可以辨別工夫之深淺,凡屬行家都會這樣。這叫作「跟走」,即知覺觀注著氣息一呼一吸的來回奔走,好像緊跟著隨走一般。如果能修到知覺緊跟著氣息不放,堅定不移,不會走失,便算是完成了「跟走」的一步。


  接下來一步叫作「守觀」,即知覺不再跟著氣息上下奔走了,只堅守在一個適當的地點觀望。這個適當的地點就是鼻端或鼻門,知覺在鼻門守觀,氣息走進鼻門時便立刻知道,但並不跟著走,坐著觀望而已。氣息由肚臍走出鼻門時,也同樣守在鼻門觀望,不跟著走。如此知覺也不會走失,只要守觀得定。不過有一段時間必須注意,便是在氣息走進鼻門到終點而還沒有呼出之前,有一個停頓時間必須提高警惕,以防知覺走失,呼氣時也一樣。不過在「跟走」的一步鍛鍊得好便無問題。如果第一步鍛鍊不好,下一步也跟著不好。所以最要關鍵在於每一階每一段都要循次熟練,不可馬虎,才能獲得良好功果。這是學者所極需知道的。現在已經停止跟走,只在鼻門守觀,應如守門人嚴坐執行職守一般,瞪眼觀察出入門戶的人,瞬眼不離。氣息運行時,粗也知其粗,細也知其細,進也知其進,出也知其出,這便是守觀。

  第一步「跟走」。第二步「守觀」。如此分步已夠。如果要再詳細的分析也可以。不過不需要。守觀的一步練習純熟了,便可繼續修持觀照相境。以內眼觀視鼻端。不過以前觀察的是氣息,現在心已經堅定了,在鼻端逐漸浮現出相境,代替氣息的存在。但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,有的如珠球,有的如日月,只要能夠凝構容易觀察,什麼相體【註二】都可以。而且這些相境隨人而異,有如閉著眼睛時所見到的光影一般,有種種的形色,有的好像一粒日光下的露珠,有的好像一面光網,有的好像一片白雲,有的好像一輪月亮,不一而足。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,並不是實體,作用在於訓練心的定力。如果修到了這個階段,表示氣息已經十分柔微,身體也更加定靜。試從頭作一番比較,當我們修「跟走」一步,知覺跟著氣息走,心已經定靜了一個程度,再修「守觀」的一步,知覺集中在一點,心身更加定止高一級,現在能夠凝構相境,那便愈更定止了。這就是秘訣或技巧,引導心逐步逐步的定止,而達到了「取相」【註三】的階段。

  接下去便是運心變化相境,達到隨心現化的地步,稱為「似相」【註四】。及後再運心變化所得相境,使它作種種需要的形體,這也叫「似相」。御心達到「似相」境界的方法,便是由內觀所見到的相體,在每一呼每一吸上逐步運心修練,其有四步課程。如果修完了這四步課程,便等於完成了御心、御身及御氣的工夫,原來調節呼吸其效果連及於身,身受調節其效果連及於心,心、身、氣同時齊被調節。所以到了這個階段,氣平息了,身也平息,心也平息了,一切都平息了。餘下的唯有修持禪定而已。達到禪定的先決條件便是先要習熟「似相」,能變化相境操縱自如,然後攝念定觀在一個明晰的化相上,修到了這個地步,可說一切已經齊備,就此可以提覺禪支了,這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鍛鍊到十分精純,達到能夠控制自如的程度,可以開始提觀地五種感覺,術語叫作「尋、伺、喜、樂、一境性」五禪支。這些名詞有的人能記得,有的人過目即忘,不能記得的也不要緊,只要知其義便算。「尋」的解義是心觀注於所緣的感覺,如眼前心正在注視著所凝構相境上,相境是所緣,心繫於所緣便是「尋」。心滲透於所緣叫作伺。在同一時間,又會發生歡喜的感覺,有如作事成功時覺得十分滿意的情境一樣,隨人而異,有的喜在心頭,有的喜露於形色;這叫作「喜」。同時又因定靜而感覺到安樂,心曠神怡,這叫作「樂」。這時心集中在一處,堅定不移,不動不搖,這叫作「一境性」。觀見「尋、伺、喜、樂、一境性」五種感覺,一齊而生,表示心已經定止,達到初禪或第一禪的境界,心繫於所緣也知道,心滲透於所緣也知道,喜也知道、樂也知道,心集中於一境也知道,五種禪支完全感覺到,這便是第一禪地的特徵。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間觀察修持,這一階最難修,因為太過精微,如果有雜事紛擾便修不成;但也不一定,關鍵在於修持的人耐性如何,有忍耐力的不妨埋頭苦修,便是在家也好,只要有空便可找比較安靜的地方修練。有私室的人更妙,不過太嘈雜的地方便不適合,因為這種修持適合於山林幽靜的地方,故最好有特設的靜室或園林為標準。如果達到這個初禪境界,便等於完成了「身行定止」階段,亦即平息呼吸的最後目標。

  達到初禪時,會感覺到又喜又樂,一心集中在所緣,並透澈了知,這裡必須分別清楚,心攀于所緣是一件事,心透澈了知所緣是另一件事,修行達到成功了便感覺到喜慰與快樂,心神完全集中在所行的事業上,這便是尋、伺、喜、樂、一境性,五種禪分的解義,學者必須知曉,第四階課程到此為止,由修行身行定止而進入初禪的境地得到了正定。

  【第一段復習提要】再從頭復習一次,第一階觀察長呼吸,直到與其混熟,洞識長呼吸的一切情形。第二階觀察短呼吸,作同樣的修法。第三階觀察呼吸支配身體的關係,同粗同細,同動同靜,知道這兩種身乃屬一體的原理。第四階調節呼吸使其逐漸平息,以跟走、守觀、取相、似相的技巧引心達到初禪境地,觀覺禪分而得到正定。這便是第一段「身觀念處」的課程,共有四階。有什麼疑問,不妨試行探討。若要繼續修持第二禪、第三禪,乃至第四禪,並不困難,乃枝節問題,只要循次減低禪支分量,便可如願以償,用不著累述。第一段「身觀念處」到此為止。為什麼要稱為「身觀念處」呢﹖因為呼吸氣息與肉身同體,肉體稱為身,氣息也稱為身,兩者有不能分開的關係,現在我們已經平定了氣息,身體也跟著平定,知覺便十分圓滿,第一段也就此圓滿。

附錄:Luang Da Sir i尊者的教導,如下:
有意使呼吸變長,成為長呼吸,有意使呼吸變短,成為短呼吸。
1. 跟平時的呼吸相比而呼吸得長,稱之為長呼吸。
2. 跟平時的呼吸相比而呼吸得短,稱之為短呼吸。
3. 中間不需故意停。
4. 要長息出入多久都可以。
5. 之後再短息呼吸,多久也隨意。
6. 然後覺知自然呼吸長短。
長老也教過:先長息呼吸約30次,再短息呼吸約30次。之後,覺知全息,亦即覺知自然呼吸出入是長、是短。
下載.jpg
下載.jpg (9.3 KiB) 已瀏覽 30122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3:58 編輯,總共編輯了 5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5:42

004:尊者阿迦李達摩達羅的教導(1)
書名:《念住呼吸(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)》
原著:尊者阿迦李達摩達羅(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, 1953-1960講述於泰國)
英譯:譚尼沙羅比丘(Thanissaro Bhikkhu, 1989年10月譯於泰國)
中譯:曾銀湖 (2000年5月譯於台灣)

第一個方法
單盤半蓮花坐,右腿在左腿上,手掌向上交疊於大腿之間,右手在左手之上,保持身體正直,心意就緒,合掌於胸前致敬,憶念佛法僧的功德:「佛陀是我皈依處,正法是我皈依處,僧伽是我皈依處。」
然後心裡默念佛陀、佛陀,達摩、達摩,僧伽、僧伽。雙手放回腿上,並在心裡默念「佛陀」三次。

然後憶念呼吸,成雙地計數呼吸,首先吸氣時憶念「佛」,呼氣時憶念「陀」,十次。然後再開始,吸氣時憶念「佛」,呼氣時憶念「陀」,七次。然後再開始,呼吸一次,憶念佛陀一次,共五次。然後再開始,呼吸一次,憶念佛陀一次,共三次。依此三次法憶念呼吸。

現在你可以停止計數呼吸了,只要吸氣時憶念「佛」,呼氣時憶念「陀」,讓呼吸輕鬆而自然,保持心意完全靜止,專注於呼吸在鼻孔的出入。當呼出時,不要讓心意隨之而出去;當吸入時,不要讓心意隨之而進入。讓你的覺知開闊而寬廣,不要太過逼迫心意。放鬆,就像你呼出於開闊的空中。保持心意靜止,就像海邊的柱子,當水漲時柱子不隨之而漲,當水退時柱子不隨之沈沒。

當你已經達到這個靜止的程度時,你就可以停止憶念佛陀了,只要覺知呼吸的感受就好了。然後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帶進來,專注於呼吸的各層面,可以產生各種直覺能力的重要層面: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,知道人、畜死後轉生處,以及各種元素或潛力的相關知識,能夠運用於身體上的。

這些元素是來自於呼吸的據點。第一個據點,集中心意在鼻尖,然後慢慢移動到前額中央,就是第二個據點,保持你的覺知寬廣,讓心意在前額休息一會兒,然後再把它帶回到鼻尖。繼續在鼻子和前額之間來回移動,就像一個人上、下爬山一樣,七次,然後讓它安頓在額頭,不要讓它再回到鼻子上。

從這兒,讓它移動到第三個據點,頭頂的正中央,並讓它在那兒安頓一會兒,保持你的覺知寬廣,吸入呼吸到達那一點,讓它瞬間遍佈整個頭顱。然後讓心意回到前額的中央,在前額和頭頂之間來回移動七次,最後讓它停留在頭頂上。

接著把它帶到第四個據點,腦中央。讓它停留一會兒,然後再帶它回到頭頂,在這兩點之間持續來回移動,最後讓它安頓於腦中央,保持你的覺知寬廣,讓腦部微細的呼吸遍及身體的下方。

當你到達這點時,你可能會發現呼吸開始產生各種禪相,例如看到或覺得熱冷,頭部的刺痛感,你可能會看到一團蒼白、模糊的蒸氣,或是你自己的頭顱。即使如此,也不要讓你自己受到任何禪相的影響,如果你不想要讓禪相出現,就做深呼吸,直入心裡,它就會立即消失。

當你看到禪相已經出現時,仔細地將你的覺知專注於其上,但是每次只能專注於一個禪相,選擇一個最舒適的就好。一旦你已經掌握住它,就擴充它,讓它跟頭部一樣大。明亮白色的禪相對於身心是有益的,它是清淨的呼吸,可以清潔體內的血液,降低或消除疼痛的感覺。

當你有了這個大如頭部的白光時,把它帶到第五個據點,胸部的中央,一旦它穩固地安頓了,就讓它遍滿胸部,讓這呼吸儘可能地深白、明亮,然後讓呼吸和光明都遍及全身,出於每一毛孔,直到身體的不同部位自行顯相為止。如果你不要顯相,做二、三次深呼吸,它們就消失了。保持你的覺知靜止而開闊,不要讓它拴住或被任何禪相影響了,它的發生當可轉為呼吸的光明。小心守護心意,保持一心,讓它作意於單一的專注,微細的呼吸,讓這微細的呼吸充滿全身。

當你已經到達這點時,知識就會漸漸地開始展開,身體將會輕安,就像絨毛。心意將會得到甦息─柔順、穩固、自足,那將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感受,身體快樂而心理安寧。

如果你想要獲得知識和善巧,就修習這個步驟,直到你熟練於進入,離開和停留在本處為止。當你已經精通於它們時,你就能生起呼吸的禪相─明亮的白球或光團─隨時應你所需。當你需要知識時,只要讓心意靜止並放下所有的主觀偏見,只留下光明,憶念一遍或二遍任何你想要知道的事情,內在的或外在的,關於自己的或別人的,知識就會生起,或者心靈圖相就會出現。若要完全精通,你必須,如果可能的話,直接地向修習並善於此道的人學習,因為這類知識只能從集中心意的修習產生。

從集中心意產生的知識可分成兩類;世間和超越世間的。在世間的知識,你執著於自己的知識而看到一面,然而所顯現生起的知識則是另一面。你的知識和你的神通力所給你的知識,是真假混淆在一起所組成的,但是這裡的「真」只是就心理形成的層次上而言,而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著變遷,不穩定和無常的本性。

所以當你想要前往超越世間的層次時,彙集所有你知道、看到的事情成為單一的一點─心意專精於一(一心)─看到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本性,把你所有的知識和覺知,彙集到同一點,直到你能清楚地看到真相:這一切事物的本性都只是生起和消逝而已。不要執著地認為你所知道的事情,也就是你的成見乃是你的,不要執著地認為從你內在所產生的知識乃是你自己的,讓這些事情聽其自然而去。如果你執著於自己的成見,你正是執著於痛苦。如果你執著於自己的知識,它就會變成痛苦的原由。

所以,心意集中而靜止理當生起知識,這知識即是正道,一切你所經歷的事都是在讓你瞭解苦。不要讓心意被知識綁住了,不要讓它被顯現於你的成見綁住了,讓它聽其自然而去。讓心意安寧,不綁住心意,或臆測它是如此那樣的。只要你臆測自己,你就正受著無明之苦,當你真的知道了,超越就會從你的內在生起─最高的利益,人類最殊勝的幸福。

摘錄基本的修習步驟如下:
1.消除心意裡一切不良的成見。
2.讓心意安住於善良的信念中。
3.彙集所有善良的信念,合而為一─禪修專注(禪那)的一心 。
4.思惟這一個信念,直到你見到它是如何地無常、苦、非我─空虛。
5.讓一切好的和壞的成見順其自然,因為好的和壞的住在一塊,(無常的)本性是一樣的。讓心意隨順它的本性,讓覺知隨順其本性。覺知不生起,也不消逝,這是念住法─安詳的實質。它知道善良,但覺知不是善良,善良也不是覺知;它知道邪惡,但覺知不是邪惡,邪惡也不是覺知。換言之,覺知是不執著於知識或已知的事物。它的本性是真正地自然─完美無瑕而清淨的,就像荷葉上的水珠仔,因此稱之為不形成的屬性,真正的元素。

當你能夠追隨這五個步驟時,你將會發現奇蹟出現在你的心裡。修習寧靜和內明禪修的成果,已經說過,分為二類:世間的可以提供自己身體的安寧和世人的安寧;超越世間的,提供自己心意的安寧,帶來平靜、清涼、神采奕奕的幸福,一路通向解脫湟槃─免於生老病死。這是就呼吸禪修的主要原則做簡要的解說。如果你有任何問題,或是在應用這些原則於修習時,遇到任何困難,而你也希望直接地向教授此法的人學習的話,我將會盡最大的能力來幫助你,好讓我們都能達到佛教的安詳與寧靜。

大部份的人們都會覺得下一章的第二個方法,比上述的第一個方法容易而且輕鬆。
下載 (1).jpg
下載 (1).jpg (6.67 KiB) 已瀏覽 30121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4:00 編輯,總共編輯了 3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5:54

005:尊者阿迦李達摩達羅的教導(2)
第二個方法
有七個步驟:
 步驟1
開始作三或七個長呼吸,入息時憶念「佛」,出息時憶念「陀」,保持禪修與呼吸的節奏一樣長。
 步驟2
清楚地覺知每一入、出息。
 步驟3
當入、出息時觀察呼吸,注意呼吸是否舒適,寬闊或狹窄,窒礙或流暢,快速或緩慢,溫暖或清涼。如果呼吸不覺得舒適,就變換呼吸的方式直到舒適為止。例如長入息和長出息不舒適的話,就嘗試短入息和短出息。一旦發現你的呼吸覺得很舒適,就將這舒適的呼吸感受分佈到身體的各部位。開始將這呼吸的感受引入頭顱內,並讓它一路沿著脊椎流佈下去。接著,如果你是男性的話,讓它流下右腿到你的腳底,通往趾尖而後出去,進入空氣中。再度將這呼吸的感受引入頭顱內,並讓它沿著脊椎流佈下去,流下左腿一直到你的趾尖而出去,入於空氣中。(如果妳是女性,那就由左邊開始,因為男性和女性的神經系統是不同的)。接著讓這呼吸的感受從頭顱向下流入兩肩,經過你的手肘和腕部,到達你的指尖而後出去,進入空氣中。讓呼吸在喉嚨的地方,向下流佈到前身的中樞神經,經過肺和肝,一路下到膀胱和尿道。把呼吸引入胸部的正中央,讓它一路下到你的腸道。讓所有這些呼吸的感受散佈,好讓它們聯結起來一起暢流,你將會感受到一種大有增進的安寧感。
 步驟4
學習四種調整呼吸的方法
a.長入息和長出息
b.短入息和短出息
c短入息和長出息
d長入息和短出息-用最舒適的方式呼吸,或者,更好的是,學習舒適地以四種方式呼吸,因為你的生理機能和你的呼吸一直變化著。
 步驟5
熟悉心意的據點或焦點-呼吸棲息的地方-並集中覺知在你認為最舒適的地方。有些據點如下:
a.鼻尖
b.頭部的中間
c.上顎
d.喉嚨
e.胸(肋骨尖端)
f.腹部(或上面的某一點)
如果你經常頭痛或有神經上的毛病,就不要專注於喉嚨上方的部位,同時不要強迫呼吸或讓它陷入失神(無知覺)狀態。自然流暢地呼吸,讓心意與呼吸安閒恬適,但不要讓它溜掉了。
 步驟6
擴展你的覺知─對覺受的認知─遍及全身。
步驟7
結合全身的呼吸感受,讓它們一塊兒舒適地暢流。儘可能地保持寬廣的覺知,一旦你完全地覺知了呼吸的各層面,你就已經認識了身體的內在,你也將會瞭解其它各方面。呼吸的本質有許多層面:呼吸的感受流入神經,流散在神經週遭,從神經遍及每一空隙,有益的和有害的呼吸感受,隨其本質而混合在一起。

譯者註:
尊者是泰國長老,他所教導的這個方法並非「自然呼吸」,而是將「長、短、出、入」加以排列組合,並教導禪者要「學習」四種「調整呼吸」的方法:
a.長入息和長出息
b.短入息和短出息
c短入息和長出息
d長入息和短出息
並用最舒適的方式呼吸,或者,更好的是,「學習」舒適地以四種方式呼吸,因為你的生理機能和你的呼吸一直變化著。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1-24, 13:50 編輯,總共編輯了 3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展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2, 16:16

006:尊者坦尼沙羅(美籍泰僧,現居美國慈林寺)的教導(1)
呼吸禪定引導[1]
[作者]坦尼沙羅尊者
[中譯]良稹
A Guided Meditation
by Ven. Thanissaro Bhikkhu
身體舒適地坐直,不要朝前後左右傾側。閉上眼、觀想良好的祝願。首先把良好的祝願送給自己,因爲你若不能對自己有慈心——也就是對自己的幸福沒有一種真誠的期望——你是不可能真正地爲他人祝福。因此,這樣告訴自己: “願我找到真正的幸福。”提醒你自己,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心,因此這不是一種自私的欲望。實際上,如果你在內心找到、開啟了幸福之源,就有能力向其他人傳送。這樣的一種幸福不依賴從任何人那裏拿走什麼。
現在,你把良好的祝願對其他人傳送。首先是你親近的人——你的家庭、父母、好友——願他們也找到真正的幸福。接下來,把那些善念以不斷擴增的圈子傳播開來: 你熟悉的人、不太熟悉的人,你喜歡的人、感覺一般的人、甚至你不喜歡的人。不要讓你的善意有任何局限,因爲如果有,你的心將會有局限。現在,把良好的祝願傳送給那些你不認識的人——不僅僅是人,還有各方各樣的眾生: 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上、下, 推向無限。願他(它)們也找到真正的喜樂。
現在,把你的觀想帶回當下。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幸福,就得在當下找,因爲過去已逝,將來未決。因此你必須掘入當下。在這裏你有什麼? 你有身體,坐在這裏,在呼吸。你還有心,在思考、在覺知。因此把所有這一切匯集起來。想著呼吸,然後覺知呼吸的一進一出。把你的心連續指向呼吸[氣]: 那是念。覺知呼吸[氣]的進進出出: 那是警覺。把心的那兩個側面保持在一起。如果你願意,可以用一個禪定詞彙來增強你的念。試試用“佛陀”(Buddho),意思是“覺醒”,吸氣時想著“佛”,呼氣時想著“陀” 。
盡量試著舒順地呼吸。想要學會在即刻當下給自己提供喜樂,同時又能夠提昇警覺,一個極其具體的方法,就是讓你的呼吸舒順起來。作一些嘗試,看看哪一種呼吸在當前對身體最合適。可以是長呼吸、短呼吸、長入短出、或者短入長出。可以有輕重、快慢、深淺。一旦你找到一種舒適的節奏,就保持一陣子。學會品味呼吸的覺受[氣感]。一般來說,氣的紋理[質感]越平順,越好。不要把呼吸想成單單是空氣在肺部的一進一出,而是隨著每次出入息,貫穿於體內的整個能量流。對那股能量流的紋理要敏感。你也許會發現過一陣子,身體發生變化。某一種節奏或者紋理也許有一陣子感覺對頭,接著另一種可能覺得更舒順。對身體現在正在告訴你什麼,要學會傾聽並作出反應。它需要什麼樣的氣能? 你怎樣最好地提供那個需要? 如果你感到疲勞,試著用一種令身體振作的方式呼吸。如果你感到緊張,試著用一種令身體放松的方式呼吸。
如果你的心游走開去,輕輕地把它帶回來。游走十次、百次,你帶回十次、百次。不要放棄。這個素質叫做精勤。換句話說,你一意識到心溜開了,立刻把它領回來。不要把時間荒廢在嗅嗅花香、望望天空、聽聽鳥叫上。你有工作[業處]要做: 學會舒順地呼吸,學會讓心在當下此處一個良好的空間裏定駐下來。
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,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。如果你只在一個狹窄的範圍裏住於舒順的呼吸,往往會打起磕睡。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。開始時一個專注的好地方是臍部附近。在你的覺知中找到身體的那個部位: 它現在在哪裏? 然後注意: 你吸氣時它那裏感覺怎樣? 呼氣時它感覺怎樣? 隨著幾個呼吸時候,觀察那個部位,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。吸氣時那裏有沒有緊綳起來? 呼氣時你是不是抓緊那個張力? 你呼氣時是不是太用力了? 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,就放松。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,在出氣中融解化去。你如果願意,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,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……
接下來,把你的覺知往右挪——挪到腹部的右下角——作同樣的三個步驟: (1)在覺知中找到身體的那個大概部位; (2)隨著入氣,注意那裏的感覺; 隨著出氣,注意那裏的感覺; (3)如果你在氣中感到任何張力或緊綳,就讓它放松下來……現在,把你的覺知往左移,移到腹部左下角,重複上述三個步驟。
現在把你的覺知移到上腹部[中央的]太陽神經叢[2]……之後移到右上角……右側……左側……胸部中央……過一陣,移到喉根……然後移到頭部中央。對頭部的氣能要極其謹慎。觀想它極其輕柔地進入,不僅透過鼻,而且還透過著眼、耳,從頭頂往下進入、從頸後部進入,極其輕柔地逐處操作,松開任何張力感,譬如你的下顎、頸後、眼部周圍、面部……
從那裏,你可以逐漸地把注意力沿後背下移,自兩腿往下,到腳趾、趾間。與前面一樣,把注意力聚焦於身體的某個部位,注意隨著吸氣呼氣那裏的感受,放松任何張力與緊綳感,使得氣能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動,之後轉移覺知,繼續操作,一直到達趾端。接下來,重複這個過程,從頸後開始,沿著雙肩、雙臂、雙腕,一直操作到指端。
你可以像這樣重複巡查身體,多少次都行,一直到心准備好定駐下來。
之後,讓你的注意力回到體內某一個你感到可以最自然地安駐、入定的地方,不管它是哪裏。就讓你的注意力歇在那裏,與氣融爲一體。同時,讓你的覺知範圍擴展開來,填滿全身,就像位於室內中央的一支蠟燭: 燭火在一處,但它的光亮填滿了整個房間。又如蛛網上的一只蜘蛛: 蜘蛛在一處,但它覺知整張蛛網。要敏銳地維持那個擴大了的覺知感。你會發現它就像帶孔的氣球,傾向於縮小,因此要不斷地擴展它的範圍,觀想“全身、全身,全身吸氣,從頭頂到腳趾。”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。特別是,要住在這個既集中[centered,定]、又擴大的覺知感上,越久越好。你現在不需要想其它東西、去其它地方、做其它事。你就停在當下這個既集中、又擴大的覺知感上……
等到離開禪定時,提醒自己出定是有技巧的。換句話說,你不要一下跳出來。我的老師阿姜放曾經說過,多數人禪定時,就好像爬梯子上二樓,一步一步、一級一級慢慢順著梯子爬。可是一到二樓,他們就從窗口跳了出去。不要讓自己那樣做。想一想你花了多少功夫才讓心集中入定。不要把它扔掉。
出定的第一步是,把良好的祝福再一次傳送給你周圍的所有人。接下來,在睜眼前提醒自己,即使打算睜眼,你還是要把注意力住在身內,住在氣上。在你起身、走動、談話、傾聽、還是做其它事時,要試著維持那個定,越久越好。換句話說,離開禪定的技巧,在於學會不離開它,不管你在作其它什麼事。行事要從那個定感出發。如果你能夠這樣維持心的定態,你就有了一個基准,可以用它來比照心的動態,比照心對周圍與內在事件的反應。只有當你有這樣一個牢固的定力焦點時,你才可能對心的動態獲得洞見。


[1]譯者注:
本文爲禪定初學者的引導。阿姜李在談到呼吸念住的安止點時舉例提到的幾個部位是: 鼻尖、頭部中央、上顎、喉底、 前胸骨底端,臍部或略上一點的部位。他還說,如果你有頭痛或者神經官能類的病癥,則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喉底以上的任何部位。
前面對身體的巡察(body-sweeping),爲南傳佛教禪法中常見,不同教法的巡察順序不同。阿姜李提到的方法二基本上也是由它構成。
一開始的專注點,鼻尖也好,前胸也好,腹部也好,主要是哪裏最容易覺知"氣"(風元素)。不同順序的身體巡察,目的是一個: 發展對全身的覺知。也就是出入息念經的第三步: "隨入息修辨知[pajānāti] 全身,隨出息修辨知全身。"
[2] 太陽神經叢,solar plexus,又稱celiac plexus 即腹腔神經叢。當今醫學認爲它是一組調節腹腔臟器的植物神經叢。主要神經元分佈於胃的後方,第一腰椎水平。
下載 (2).jpg
下載 (2).jpg (13.68 KiB) 已瀏覽 30121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4:02 編輯,總共編輯了 3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3, 12:21

007:尊者坦尼沙羅(美籍泰僧,現居美國慈林寺)的教導(2)
呼吸禪定步驟
[作者]坦尼沙羅尊者
[中譯]良稹
講於2002年11月,美國慈林寺
The Steps of Breath Meditation
by Ven. Thanissaro Bhikkhu

佛陀傳授呼吸禪定時,所教共有十六步。這是經文中最詳細的禪定指導。而呼吸則是他最高度、也是最經常推薦的禪定主題——因爲呼吸不僅僅是心智借以安定下來集中起來的所在地,也是心智得以用來作分析的對象。那裏是覺醒的洞見昇起之處——心智對於呼吸有念住、有警覺,也對自己與呼吸之間的關係有著意識。
在呼吸禪定的後續階段,重點不再側重於呼吸,而在於心智與呼吸的關係上。不過在初始階段,重點是在呼吸本身,用呼吸把心智套牢,將它帶到當下。在最初兩步裏,你只是跟著長呼吸與短呼吸,讓自己對長短呼吸的知覺開始敏感起來。但從第三步開始,就有了意志的成分。你要訓練自己,首先要訓練自己的是,隨著吸氣,意識到你的全身,隨著呼氣,意識到你的全身。
佛陀在描述禪定境界時,並未采用一境性(single-pointedness)的形象。他用了全身意識的形象。喜與樂的感覺從呼吸中産生時,他告訴你,要把喜感與樂感,如同把水揉入面粉中發面一般地傳遍全身。另一個形象是,喜悅從體內湧起,如同冷泉水從湖底湧出,給整個湖水帶來清涼。另一個形象是湖中直立的荷苞:一些荷苞並未露出水面,而是整個沒於水中,從根部到頂部爲湖水的靜止與清涼所飽和。再有一個形象是,一個包著白布的人,從頭到腳裹著白布,全身覆蓋著白布。
這些皆是全身意識的形象,是一種喜、樂、明亮的意識充滿全身的感覺。那就是你在了解呼吸時需要嘗試達到的,因爲讓洞見昇起的那類意識,並非限制於一點。當你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,把其它一概堵在知覺之外時,那樣心智也會留下許多盲點。但是當你試著維持一種全方位的知覺感時,就有助於消除盲點。換句話說,你要沈浸於呼吸之中,對周身的呼吸有知覺。用來描述它的一個詞是 kayagatasati——念住浸沒於全身。身體爲知覺所飽和,知覺本身又沈浸於身體中,爲身體所包圍。因此並不是你就只注意一點——例如頭部後方——從那一點看身體,或者從那點出發堵住對其它身體部分的知覺。你必須要有全身的知覺,有全方位,三百六十度的知覺,那樣就消除了心智中的盲點。 
你一旦有了這樣的知覺,就要致力於維持它——盡管“致力”與一般的致力並不同。你致力於不把注意力移開,或者不讓它縮小。你致力於不去擔負其它的責任。不過時間長了,這樣的調禦就越來越自然,越來越成爲第二天性。你感覺越來越自在。隨著心智安定下來,它平時的緊張能量就開始消解。身體實際上需要的氧氣越來越少,因爲你的大腦活動層次開始安靜下來,呼吸也越來越精細。它甚至能夠變得完全靜止,因爲你需要的氧氣只需從皮膚的毛孔中獲取。
在這時,呼吸與你的知覺似乎融合在一起。很難把兩者分開,不過你暫時不要嘗試那樣做。就讓知覺與呼吸相互貫通,成爲一體。
你必須把這樣的意識,這種一體感,練得極其穩固。否則很容易遭到破壞,因爲心智的天性會由它縮小。我們一開始思考,身體某處的能量場就收縮起來,從意識中給堵了出去,這就是爲什麽每次一個念頭出來,身體就會有張力。身體這部分緊張起來,讓你去思考那個念頭;身體那部分緊張起來,讓你去考慮這個想法,就這樣來來回回。難怪一個簡單的思考過程會讓身體消耗許多。根據一些中醫理論,腦力勞動者消耗能量的速度,比一個完全的體力勞動者要快三倍。這是因爲思考給身體帶來緊張。特別是那些有關過去未來的想法,必須造出一個世界來,才能讓那些想法有地方居留。
我們使心智集中起來時,是在以一個不同的方式思考。初始階段,我們還是在思考,不過想的完全是有關當下,完全在觀察當下,對當下發生的事件有警覺、有念住,這樣就不必去創造過去、未來世界。這樣給身體造成的張力就減少了。爲了保持對當下的念住,不讓心思溜回到老習慣去,你必須盡量保持開闊的知覺,一直到包括對你的手指、腳趾的知覺,那樣才讓你紮根於當下。你的知覺保持著開闊感時,就會防止産生那種收縮性,它允許心智溜出去跟蹤過去與將來。你就完全安住於當前。思考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少。
隨著念頭越來越少,不去干擾呼吸能量的流動,會産生一種全身的滿足感(sense of fullness)。經文中把這種滿足感稱爲喜(rapture),而稱隨之而來的自在感(sense of ease)爲樂(pleasure)。你就讓這個自在的滿足感充滿全身,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,即使它完全靜止了。你不需要匆忙,不過最後會達到一個地步,身體與心智經歷了足夠的喜與樂,你可以讓它們平息下來。或者有時候,喜念太強烈了,那時你就讓更爲精細的呼吸感,進入喜悅中的知覺,然後你轉入一個完全自在(total ease)的層次。之後連自在感——一種啜飲愉悅的感覺——也平息了,把你留在了徹底的靜止狀態。 
你在靜止中定駐下來後,可以開始尋找呼吸於知覺之間的分界線。在此之前,你一直在調禦呼吸,試圖越來越敏感於呼吸怎樣最舒服,怎樣不舒服,你的調禦越來越精細,直到可以放下調禦,與呼吸同一體。這樣做,就使呼吸越來越精細,直到它徹底靜止。當一切穩定靜止下來之後,你的知覺和知覺對象自然而然就分開了,好比懸浮液中的化學物質沈澱下來。一旦知覺分離了出來,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禦心智因素,那些影響你的知覺的那些感受(feelings,受)與辨識(perceptions,想)了。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,因爲目前呼吸已經不會干擾了。 
這就好像是在調節無線電頻道。只要有雜音,只要你還沒有調准電臺頻率,你就聽不見訊號的微妙。但是你一旦調到了那個頻率,雜音消失,一切精細處就會清楚起來。你調到心智的頻道,就能看見那些感受與辨識的細微動作。你能看見那些動作的結果,對你知覺的影響,過了一陣,你就會了解到這種影響越精細越好。這樣讓它們安靜下來。等到它們安靜下來,你就剩下了知覺本身。
不過,即使這個知覺也有上下起伏的時候,爲了超越它們,佛陀讓你調禦它們,就好像你調禦呼吸、調禦感受、辨識那些心理因素一樣。經文上談到令心勝喜、令心定、令心解脫。換句話說,在你對禪定各個階段越來越熟悉時,就會開始對知覺當前所需要的禪定層次有所了解。假如它不穩定,怎樣讓它穩定下來?你怎樣改變呼吸的感應,或者調整你的注意力讓心智更加穩定?當禪定變得乾枯起來時怎樣做才能令心勝喜?從一個階段移到下一個階段,你確切需要放下什麽,才能讓心智離開一個比較弱的禪定境界,讓它在一個更強的境界裏安住下來?
佛陀在談到修持這個階段裏的心解脫時,並不是在講徹底解脫。他講的解脫,是指比如你放下初禪的尋想(directed thought,尋)與評量(evaluation,伺),讓自己從那些因素(禪支)的負擔中解脫出來,同時進入第二禪那,如此類推地進入不同禪定層次的情形。你這樣做時就會看到,出入那些層次,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。這一點很重要。你在禪定中,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,在心目一角注意,爲了從一種體驗呼吸的方式轉到下一種方式、從一種層次的穩定性轉到下一種穩定性,自己在做些什麽,就會有洞見産生。你可以看見,很多意義上這是一種心意造成的現象。
這樣做,最後就把呼吸禪定引向了洞見。首先,有了無常的洞見,不僅是對於呼吸,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心智本身,因爲你看見,即使那些穩定、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。在這一切清新、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,是一種重複的意志、意志、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。有一種累贅的元素存在著。對於無常的洞見,與其說是你怎樣消化經驗,不如說是你怎樣産生經驗。你看見爲了産生某一種特別的經驗需要付出的一切努力,就産生了問題:“這樣做值得嗎?這樣一直不停地産生、産生、産生這些經驗,難道不累贅嗎?”
之後問題變成了:“怎樣放下這個累贅呢?”假如你不制造這些禪定境界,你唯一的選擇是不是就回去制造其它種類的經驗呢?或者有可能根本不去制造任何經驗? 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,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,每分每刻,都具有某種意願、意志的成分。你現在到了一個地步,那種意願的成分、意志的成分,開始明顯地成爲累贅。特別是你環顧四周,問道:“我是爲誰制造這個?到底是誰在體驗它?” 你就開始看見,你的自我感、這個體驗者是誰,是很難確定的,因爲它由五蘊組成,五蘊本身是無常、苦、非我的。這位體驗者也是制造出來的。這樣就産生了經文中稱爲 nibbada 的素質,可以譯成覺醒、幻滅。有時候譯文意義更強烈:厭棄。不管怎樣有一種你受夠了的感覺。你覺得淪陷於這個過程。你不再覺得這裏有任何滿足感。你要找一條出路。
因此你就把注意力放在舍棄(letting go)。根據經文,首先集中於無欲(dispassion,離貪),然後集中於止息(cessation,滅),最後是一種徹底的出離。換句話說,在最後階段,你放下作爲制造者、體驗者、觀察者的每一個動作、每一種意願,哪怕是那些組成正道的辨識(想蘊)與思維構造(行蘊)。當正道的因素完成了它們的工作,你也把它們放下。
所有這一切就圍繞著呼吸發生,在身與心交集的這一點上發生。這就是爲什麽佛陀從來沒有讓你把呼吸這個禪定主題徹底放下。解脫道上的進展,正來自安住於當下,正是對這周圍發生的一切,越來越有知覺。你培養出一種全方位的知覺,不僅僅是身體的全方位,而且是心智的全方位。你看穿了那些盲點,是它們讓你明知自己在體會各種經驗,卻忘記了你必須制造那些經驗這個事實。就好像在看電影——燈光在屏幕上閃動了兩小時——接下來看一個講述這部電影攝制過程的紀錄片。你意識到,這上面耗費了幾個月、有時幾年的工夫,於是問題昇起了:“這樣做值得嗎?”區區幾個小時的享受,之後你就遺忘了——盡管爲了制造它,花了那一切辛苦。
因此當你以同樣方式看待你的一切經驗,看見制造它們時付出的那一切努力,問自己是否值得時:那個時候你就真正開始看穿幻相、開始覺醒,那個時候你就真的能放下了。你放下的不僅是來來去去的辨識與感覺,而且放下了制造它們的行爲。你看見這種制造行爲無處不在,包括了你的一切經驗。你無論善巧還是缺乏技巧,總是在制造什麽。心智每昇起一個願望、每作一次選擇,就是在不斷地制造。這樣看,就有了壓迫感;這也在最後促使你舍棄。
你舍棄了制造、舍棄了創造。舍棄之後豁然開朗。心智面向了一個全新的維度,非創造、無昇起、無消逝。盡管那一刻沒有呼吸感、沒有身體感、沒有心智的操作與創造、作爲體驗者與制造者的感覺,但也是直接與當下相接觸。佛陀談到這裏時,他的所有言辭都是比喻,所有的比喻都有關於自由。你試圖描述那個狀態,也只能說到這裏,但是怎樣達到那個狀態,卻可以說很多。那就是爲什麽佛陀的教導如此詳細。他列出了所有的步驟,詳細解說怎樣到達那裏。但是假如你想知道終點究竟如何,不要去尋找它的詳細描述。只要跟隨那些步驟,你在當下就會有親身的了解。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1-24, 13:53 編輯,總共編輯了 2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3, 14:52

008:尊者阿迦曼的教導(摩訶布瓦轉述)
本文節譯自《The mode of practice of venerable Acharn Mun尊者阿迦曼的修習模式》一書第13章
泰文原著;Maha boowa
英譯:Pannavaddho Bhikkhu (泰僧,英籍工程師出家)
中譯:曾銀湖(slake, 台灣)

一、禪修的方法
界定行者的呼吸,和建立覺知它的位置,也是非常相似的做法。起初行者固定注意力於呼吸,固定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,例如鼻尖,過了一會兒之後,行者全神貫注於呼吸,於是一個疑點可能就會生起,因為呼吸可能會從鼻尖移動到別的位置去。因此行者把它帶回去,再度把它固定在鼻尖上─這只是以自己的想法去給自己產生許多的困擾而已,絕不會帶來好結果的。因為疑慮抓住他們而把事情弄糟了。

關於行者應如何正確地注意呼吸的位置,以免除疑惑和焦慮,這應該用很像我們前面所提的方法那樣去修習。換言之,行者必須知道整個呼吸,它是吸入或呼出,要非常清楚,全程要念住現前,直到它到達呼吸的終點。如果呼吸被感覺到的位置,出現在高處或低處,或與開始時所想念的位置不同的地方,那麼把注意力固定在呼吸的任何地方,是不會弄糟的。事實上,它會讓心意和呼吸,完全密切地連在一起,直到禪修結束或呼吸結束。

1.1呼吸停止了而行者的感覺持續著
這有時發生在修習安那般那念的時候。呼吸的極限就是它的止息。心意的極限就是它潛入一個隱密的定境,結束它對呼吸的職責,自行建立起一心來。換言之,就只有一個念頭,那就是禪定中所謂「安止定」的心意。

但是一般修習安那般那念的人,到達呼吸變得很微細而像要停止的時候,就會憂慮並且很錯誤地認為:「如果我的呼吸停了,我就會死掉。」只此一念,就足以再把呼吸帶回來,而且變成了粗重的呼吸,就像開始時一樣。於是心意也跟著粗糙了,最後禪修就沒有任何進展了。他們之所以這樣,可能就是害怕死亡,因此心意和呼吸撤退回來,直到他們找到一個相信自己不會死亡的境界為止一就是這樣!在修行人當中,有許多個案就像這樣在禪修的,所以適切地給予警告。它也可能發生在讀者和那些修習安那般那念的人身上,他們可能曾經被這把戲欺騙過。

練習禪修去看清楚,在安那般那念中,呼吸所發生的真相,你必須用念住來界定呼吸,並持續到你到達呼吸和心意的極限為止。當你的呼吸似乎已經停止時,而你以勇氣和決心走過死亡的恐懼,那時你將會很清楚地看到,什麼是最神奇的。因為當你正在開發安那般那念,而呼吸變得很微細,顯然地停止了,就像你的感覺告訴你的一樣,你必須瞭解,事實上即使呼吸停止了,可是你的覺知,也就是心意,仍然活在這身體上,你很肯定地,不論如何,你不會死掉。

如果呼吸停了,就讓它停止吧!如果身體裡的任何其它東西跟著呼吸一起停了,也讓它停止吧!自然地隨其所願。當其它東西停了,心意卻未停止,也沒有死掉,在那個時候,它會知道並清楚地辨識著,所有各種跑入它的覺知領域裡的每一件事。但是它不會憂慮或在意任何自然的因緣,它們一直生起和熄滅著。正是這一切,需要心意來切斷所有的恐懼,牽掛和各種的焦慮─那些已經累積和儲存的。它切斷這一切的方式,是行者所從未料想或想像得到的。它進而產生一種沈潛的寧靜狀態,達到一種層次的禪定,畢竟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礙它的。當呼吸快要停止的時候,或當它真的停止的時候,唯一可能會阻礙它的就是死亡的恐懼,就是這樣。當這個障礙一旦被我們用上述所摘錄的方法予以克服,這個恐懼就會完全地消失,而且它絕不可能再回頭來欺騙行者。然後行者就能夠很清楚地看到,一些煩惱所主導的狡詐的詭計。那時,行者也會看到自己並未如預期那樣的會死亡,這就讓行者很清楚地看到魔的本性,還有它創造無止境的想像力,來欺騙我們的方法。

因此,那些修習安那般那念的人,當你見到魔的時候,要記得「魔的臉」看起來像什麼樣子,並牢記在心。以便於下次你再見到它的時候,才知道如何去避開它,如何去改正和袪除它,同時順利地前進,直到你到達「安全的彼岸」,解脫所有的痛苦為止。就像走在我們前面的大師─佛陀,他使用這種修習做為根本,直到他以這種方法證得正覺知涅槃為止。

圖片:摩訶布瓦
下載 (3).jpg
下載 (3).jpg (12.86 KiB) 已瀏覽 30120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4:04 編輯,總共編輯了 4 次。

頭像
slake
文章: 449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(除參展內容外,請勿於本會場發言)

文章 slake » 2018-11-23, 14:57

009:尊者阿姜查的教導
摘錄自《阿姜查的禪修指導》
中譯:果儒法師 (台灣)

一、禪修
如果我們強迫我們的呼吸太長或太短,這是刻意的,如此,我們的心是不會平靜的。就像當我們第一次使用踏板縫紉機,剛開始,在我們實際操作、縫製衣物之前,我們必須練習踩踏縫紉機,以便熟練的使用它。觀察出入息亦然,我們不要在意出入息的長短與強弱,我們只要觀察出入息即可,我們只是順其自然,讓氣息自然的出入。

當自然呼吸時,我們把出入息作為我們禪修的對象(所緣境)。當我們吸氣時,剛開始,氣息是在鼻端,之後氣息到了胸腔,最後氣息到了腹部,這是出入息的通道。當我們呼氣時,剛開始,氣息是在腹部,之後,氣息到了胸腔,最後,氣息到了鼻端。

我們只觀察氣息出入的過程,在鼻端、胸腔和腹部,之後,再觀察出息,氣息在腹部、胸腔和鼻端,我們觀察這三個點,使心更穩定,並限制心的活動,以便讓正念和自我覺知易於生起。當我們習於觀察這三個點時,我們可以把這三點放下,去觀察出入息,只專注在空氣出入時經過的鼻端或上唇,我們不必跟著氣息,只需觀察鼻端,讓正念現前,在這個點上,觀察氣息的出與入。

不必想任何事情,當下只專注在出入息上,持續的正念現前,無須他顧,只須專注在出入息上,不久,心變得平靜,純淨的呼吸,身心皆輕安,這是禪修時的正確狀態。

三、修習心住一境
(這篇開示的英文標題是《Developing one-pointedness of mind – Samadhi.修習禪定》,是以強大的專注力專注在單一所緣上,讓心平靜下來,住心一境。)

當修習禪定時,專注在呼吸上,想像你一人獨坐,旁無他人,沒有任何事物干擾您。要有這種認知,直到你的心完全放下俗事與身外之物,只剩下覺知氣息的出與入。心必須放下身外之物,不要想:有個人坐在這裡,或那個人坐在那裡。不要讓任何念頭生起,這會使心散亂,最好去除任何念頭,沒有別人在這裡,你一人獨自打坐。要有這種認知,直到任何念頭完全止息,而你不再關心你週遭的人或事物。

然後,你只專注在出入息上,正常的呼吸。讓出入息自然的持續下去,不要強迫呼吸變長或變短,而是正常的呼吸,讓出入息以正常的方式持續著,然後坐著觀察氣息的進出身體。

一旦放下外在的事物,這表示你不再被車輛的聲音或其他噪音所干擾,你不會被任何外在的事物所干擾。無論是色聲,或其他事物,不會再干擾你,因為你的心不在上頭,而是專注在出入息上。

如果你的心被不同的事物干擾,你就無法專注在出入息上,此時,試著深呼吸,吸氣直到肺臟,讓肺充滿空氣,然後全部呼出,直到沒有任何空氣留下。這樣做了幾次後,然後再度讓覺知生起,並繼續培養定力。

當正念現前時,有一段時間心是平靜的,這是正常的,然而心會改變,並再度受干擾,此時,讓心不為所動,做深呼吸,讓你肺臟中的所有空氣全部呼出,再將肺臟充滿空氣,讓正念現前,專注在出息與入息上,繼續保持覺知。

以此方式禪修,在你熟練禪修前,你必須經常打坐,並且夠精進。一旦精於禪修,你會放下俗事,不受干擾。從外部而來的外緣,將無法進入你的心中,干擾心。當外境無法進入心中,你會觀察心,觀察這覺知所緣(object)的心,此時,呼吸是一回事,心的所緣是另一回事,他們都在覺知的範圍裡,觀察你的鼻尖,當心非常專注在出入息上,你就能輕鬆的修習。當心變得非常平靜時,本來粗重的呼吸,會變得比較細,心的所緣也逐漸變微細,身體比較輕安,心也比較輕安,沒有牽掛。

此時,你對外在的事物會感到厭煩,並將注意力向內觀察心。當心非常專注而能住心一境時,在所緣上保持覺知。當氣息出入時,你會清楚的看到氣息的出與入,正念會變強,對心所緣(mind–objects )的覺知會更清楚。此時,你會觀察到戒、定、慧同時生起。一旦定生起,你的心將不再散亂和困惑,會住心一境,這就是所謂的三昧。

當你住心一境,專注在出入息時,由於正念現前,你的覺知會生起。當你清楚的觀察呼吸,正念會變強,心會變得更敏感。你會發現:有覺知,住心一境的心,專注於內而非轉向外在的世界,外在的世界會漸漸的從你的心中消失,而心也不再關心外在的事物。好像你已經回到內在的家,所有的感官都收斂成為一體。你的心變得輕安,不受外境的干擾。

覺知氣息的出入,久而久之,氣息會更深入的穿透身體的內部,呼吸漸漸的變得更微細。最後,對呼吸的覺知變得非常微細,以致於呼吸似乎消失了,不是對呼吸的覺知消失了,也不是呼吸本身消失。然後,一種新的覺知生起─覺察到呼吸已經消失。換句話說,對呼吸的覺知變得非常微細,因此很難去說明。

此時,您只是坐在那裡,沒有出入息,仍然有呼吸,只是呼吸變得非常微細,似乎不存在。為什麼?因為此時的心最微細,有一種特別的覺知。只是保持覺知,即使呼吸消失了,心仍然能覺知沒有出入息。當你繼續禪修時,你以什麼做為禪修的所緣?以覺知的心做為禪修的所緣。換句話說,覺知沒有出入息,並保持這種覺知─這種特別的覺知。

  此時,有些人可能有疑問,因為有禪相會出現,可能包括色、聲等各種禪相。在修行的過程中,各種無法預料的事物會生起。如果影像出現(有些人有,有些則無),一定要如實觀察他們,不要疑惑或受到驚嚇。

  在這個階段,你應該讓心不動搖,讓心定下來,具足正念。當禪修者發現已經沒有出入息時,有些人會震驚,因為他們習慣於有出入息。當沒有出入息時,你可能會驚慌,或擔心你要死了,你必須了解:這只是修行進展時的現象。此時,你以甚麼做為觀察的所緣?觀察這沒有出入息的感受,當你繼續禪修時,以此做為覺知的所緣。佛陀說這是最穩定的,無法動搖的三昧。這只有一個不動的心所緣。

當你修習的三昧到了這點,你可以覺知到,心會有許多微細的改變。此時,感覺身體非常輕,甚至完全消失,你可能會覺得你好像飄浮在空中,毫無重量,好像你在半空中一樣,在那裡,你的感官似乎沒有任何作用,即使你知道身體仍坐在那裡,你體驗到完全的空無。這種空無的感受相當奇特。

四、平靜與智慧
讓心平靜,意指讓心平衡。如果你過度強迫你的心,心會不堪負荷;如果你不訓練心,心不會自制,不會平衡。

通常,心是不平靜的,一直在動。我們一定要讓心穩重有力。讓心強大與使身體強壯是不同的。使身體強壯,我們必須鍛鍊身體,而使心穩重有力指讓心平靜,不去想東想西。因為大多數的人的心是不平靜的,從未有三昧的能量(the energy of samadhi),因此我們必須訓練心,我們坐禪使自己成為「覺知者」。

如果我們強迫我們的呼吸變長或變短,我們的心是不平靜的。就像我們第一次使用腳踏板縫紉機。在我們縫紉衣服之前,我們先練習踩踏板,熟悉縫紉機的用法。觀察出入息亦然,我們不在意呼吸的長或短,強或弱,我們只是觀察出入息,我們只是順其自然,自然的呼吸。

我們把出入息當做我們禪修的所緣(object)。當我們吸氣時,呼吸的開始是在鼻尖,然後進入胸腔,最後進入腹部,這是呼吸的過程。當我們呼氣時,呼氣的開始是在腹部,然後至胸腔,最後到鼻尖。只觀察呼吸的過程:先是鼻尖、胸腔,最後到腹部,然後是腹部、胸腔、鼻尖。我們觀察這三處,以便讓心專注。限制心的活動,讓正念與覺知能輕易生起。

當我們專注在這三點上,我們觀察出入息,只專注在鼻尖或上唇,這是氣息通過的地方。我們不一定要跟隨呼吸,只要在我們的鼻尖前保持正念,觀察氣息的出與入。不要有任何念頭,只管專注在這簡單的工作上,讓正念現前,別無其他,只觀察出入息。很快的,心平靜了,呼吸變微細了,身心變得輕安,這是禪修的正確狀態。
下載 (4).jpg
下載 (4).jpg (14.68 KiB) 已瀏覽 30119 次
最後由 slake 於 2018-12-11, 14:06 編輯,總共編輯了 1 次。

回覆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