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與思

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、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想與思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23, 15:21

相應部22-56經: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又,比丘們!什麼是想?比丘們!有六類想:色想、聲想、氣味想、味道想、所觸想、法想,比丘們!這被稱為想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  又,比丘們!什麼是行?比丘們!有六類思:色思、聲思、氣味思、味道思、所觸思、法思,比丘們!這些被稱為行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這其中的『行蘊』南北傳都作【思】解,據莊春江居士的注解為

「六思身(SA/MA/DA)」,南傳作「六類思」(chayime cetanākāyā, Cha sañcetanākāyā,直譯為「六思身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六類意志力」(six classes of volition)。按:這裡的「身」(kāya),不是指「身體」,而是「種類」的意思,其他「六受身、六想身、六識身」等亦同。「行」(sakhārā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意志的形成」(volition formations),在經文中慣用複數格,論師們多解說為指「受、想、識」以外的心理狀態,經文中都分類為「身、語、意」三行,而對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等「六外處」的對應分類,就用「思」。

請問有人能說出:在【日常生活中】,如何分辨
─什是【色想】?什是【色思】? 什是【聲想】?什是【聲思】? 什是【香想】?什是【香思】? 什是【味想】?什是【味思】? 什是【觸想】?什是【觸思】? 什是【法想】?什是【法思】?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23, 15:46

我在此網站key這個題目,要回答的法友您在電腦螢幕上看到此篇文時,您是【色想】?還是【色思】?or【法想】?【法思】?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25, 09:25

雜阿含568經說「想、思是意行,依於心,屬於心,依心轉,是故,想、思
是意行。」

與雜阿含568經相對應的是相應部41-6經,

相應部41-6經說「想與受是屬於心的,這些法被心所限制,因此,想與受是心行。」

綜合兩經「受、想、思都是意行,即心行」

而,

上兩部南北傳之經文共同點都說「想是意行,依於心」

撇開莊春江居士的注解,您能分別出何者是想?何者是思?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28, 17:59

再舉兩經:【 雜阿含46經 】與【 相應部22相應79經 】:
【 雜阿含46經 】說五取蘊
─色取陰:若可閡、可分,是名色取陰。
─受取陰:諸覺相是受取陰。
─想取陰:諸想是想取陰。
─行取陰:為作相是行取陰。
─識取陰:別知相是識取陰。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【 相應部22相應79經 】說五取蘊
─色取陰:比丘們!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色?比丘們!『變壞』,因此被稱為『色』。
─受取陰:比丘們!為什麼你們稱它為受?比丘們!『感受』,因此被稱為『受』。
─想取陰:比丘們!為什麼你們稱它為想?比丘們!『認知』,因此被稱為『想』。
─行取陰:比丘們!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行?比丘們!『作被作的』,因此被稱為『行』。
─識取陰:比丘們!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識?比丘們!『識知』,因此被稱為『識』。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這兩經的﹝行取陰﹞已經變成﹝為作﹞解而非﹝思﹞。
倒是【 相應部22相應79經 】中的﹝想取陰﹞解成『認知』;而﹝識取陰﹞解成『識知』。
﹝想取陰﹞的『認知』,認知什麼呢?認知藍、黃、紅、白。(經上說的)
﹝識取陰﹞的『識知』,識知什麼呢?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。(經上說的)

再看看莊春江居士的注解!
如下:
─「想」,南傳作「認知」(sañjānāti,動詞,另譯為「解了;認出;知覺;想念;意識到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認知」(it perceives)。
─「識」,即「別知相」,南傳作「識知」(vijānāti,動詞,另譯為「了知;了別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認知」(it cognizes)。

諸位!這樣解您懂嗎?我是不懂啦!本人慧根不好,可能有人懂請不仿說說。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30, 15:05

相應部22相應79經中的﹝想取陰﹞解成『認知』,認知什麼呢?認知藍、黃、紅、白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能認知藍、黃、紅、白。─這好像是「眼識」的功能吧!經文為什麼說這是「想」?難道﹝藍、黃、紅、白﹞是用「想」而得?



另外,

相應部22相應79經中的﹝識取陰﹞解成『識知』。
﹝識取陰﹞的『識知』,識知什麼呢?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﹝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─這不是「舌識」的功能嗎?難道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身識、意識」能識知﹝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?


還是一句話【 什麼是想?什麼是思? 】或者是【 什麼是五蘊中的「想」?什麼是五蘊中的「行」? 】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1-30, 15:45

相信有很多的法友都希望在道果上有所成就,有人從四須陀洹道分「親近善男子,聽正法,內正思惟、法、次法向。」著手;有人從四不壞淨「佛不壞淨、法不壞淨、僧不壞淨、聖戒成就不壞淨」著手!

但如果連最基本的佛法術語「五蘊」是甚麼都無法分辨清楚,四雙八輩的道果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遙遠的!

頭像
建山明
文章: 1082
註冊時間: 2005-04-15, 08:00

文章 建山明 » 2016-12-05, 20:45

aller 寫:另外,

相應部22相應79經中的﹝識取陰﹞解成『識知』。
﹝識取陰﹞的『識知』,識知什麼呢?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﹝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─這不是「舌識」的功能嗎?難道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身識、意識」能識知﹝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?
這是一種例舉吧,“識知酸、苦、辛、……”。

還有,以“識知『樂』『苦』『不苦不樂』”作為一種例舉:中部.43經:“學友!被稱為『識,識』,學友!什麼情形被稱為『識』呢?”“學友!識知,識知,因此被稱為『識』。學友!識知什麼呢?識知『樂』,識知『苦』,識知『不苦不樂』,學友!識知,識知,因此被稱為『識』。”

頭像
建山明
文章: 1082
註冊時間: 2005-04-15, 08:00

文章 建山明 » 2016-12-05, 20:59

aller 寫:﹝識知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─這不是「舌識」的功能嗎?難道「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身識、意識」能識知﹝酸、苦、辛、甜,刺激、不刺激,鹹、不鹹﹞?
中部. 38經:“比丘們!凡緣于那樣的緣而生起識,就被名為那樣的識:緣于眼與色而生起識,就被名為眼識;緣于耳與聲音而生起識,就被名為耳識;……

五根不互相經驗。眼根不經驗味,眼識不識知味,……。中部. 43經:“學友!這五根有不同境域、不同行境,不互相經驗的行境與境域,即: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,……”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2-06, 10:03

謝謝建山明法友指點!
就以中部43經來討論:
1、很可惜,此經跳過【行】蘊!未闡述【行】蘊!
另外,
法友能不能針對經上所說「『識知,識知』,因此被稱為『識』。學友!識知什麼呢?識知『樂』,識知『苦』,識知『不苦不樂』,學友!『識知,識知』,因此被稱為『識』。」以及「『感受,感受』,因此被稱為『受』。學友!感受什麼呢?感受『樂』,感受『苦』,感受『不苦不樂』,學友!『感受,感受』,因此被稱為『受』。」來做進一步的區分?

頭像
aller
文章: 285
註冊時間: 2013-03-05, 08:00

文章 aller » 2016-12-06, 10:08

2、中部43經說「受、想、識,這些法相連結,非不連結,又,這些法不能夠一一分離後安立差異,學友!因為,凡感受者,則認知,凡認知者,則識知,因此,這些法相連結,非不連結,又,這些法不能夠一一分離後安立差異。」
→「這些法不能夠一一分離後安立差異。」,那試問:您如何依著雜阿含第一經所說「觀色無常......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」?

回覆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