祇園導覽

討論內容無限制,但嚴禁任何辱罵言詞及商業性廣告!
頭像
slake
文章: 451
註冊時間: 2004-09-20, 08:00

Re: 祇園導覽

文章 slake » 2024-05-22, 11:34

知法、見法、得法、不由於他
無我-一個流傳逾2500年的古老迷思(12)

台灣的香光翻譯群把泰國佛使比丘的著作《Anatta》直接中譯為《無我》一書,但我懷疑這可能是因襲華人1600年來一直將Anātman (Anatta)─非我─扭曲為無我而造成的誤譯。因此,一再地懇請通曉中、泰語文的尊者S.Ha幫忙查詢泰文原著的翻譯究竟是「無我」還是「非我」?尊者依據泰文網站:https://www.pagoda.or.th/buddhadasa/201 ... -57-3.html 明確地答覆:「意思是指不是我,不是自我。」也就是泰文的意譯為「非我」。接著,學過泰語的Albert法友也在仔細聆聽YouTube影片後明白地告知:「我確定現在隆波帕默(泰籍尊者)說『三法印』裡的第三樣是『非我』,不是『無我』,雖然中文字幕翻的是『無我』,但泰語說的是 “mai chai duo rui(羅馬拼音)-不是我”(註:mai chai-不是,duo ruo-我),而非”dua ruo mai mee-無我”。 但尊者在其他開示也有說 ” dua ruo mai mee-無我” 的用詞。」

雖然泰國語、文都將巴利語 ”Anatta” 一詞翻譯為「非我」,但筆者還是想要更深入地探究南傳佛教的尊者們究竟是如何詮釋「非我」的內涵?於是隨機抽樣、瀏覽而摘錄了幾位尊者的著作片段,提供給大家檢視、參考如下:
1. 佛使尊者(泰國)
(1) 《佛法真實的面貌》:
①我們這五蘊四大和合的身軀,是屬於一個「虛有的我」或「假我」,那裡有永久不朽的「我」呢?
②當我們把人體分析為五蘊(五種精神成份)時,我們會覺察到五蘊是性空而非有的,因為一旦四大不調和乃至根身毀壞時,因四大即離散而五蘊亦消失,再也不能發起任何作用。既然構成人身的四大五蘊皆性空,那來的一個有實質的「我」呢?
③我們可以完全拒絕那虛假的自我主義,並能斷定眾生非一個「自我」,也無一個「自我」。
(2) 《菩提樹的心木》:佛法旨在告訴我們,沒有一個自我,也沒有任何屬於自我的東西,有的只是誤解妄心。
(3) 《生命之囚》:依日常語言,「空」的意思是沒有任何物質;依法的語言,是指沒有「我」、「我所有」的意識。

2. 阿姜查尊者(泰國)
(1) 《何來阿姜查》語錄:
①No.93一位虔誠的年老婦女從鄰省出發,開始她的朝聖之旅。他跟阿姜查說,她只能停留短暫的時間,她必須回去照顧她的孫子;此外,因為她已經是位年老的婦女,所以她請問阿姜查,是否可以給她做個簡短的開示。於是,阿姜查便非常強硬地答道:「嘿,聽著!當下沒有任何人存在,如此而已!沒有主人、沒有人年老、沒有人年輕、沒有人可以好或壞、虛弱或強壯,如此而已──只是自然的種種元素在運行罷了,一切皆空。沒有人生,也沒有人死!那些說生說死的人,是在說無知的童言。在心的語言裡,法的語言裡,沒有生和死這檔事。」
②No.96人們不去學習超越善、惡,其實這才是他們應該學習的。他們說:「我要成為這樣,我要 成為那樣。」可是,他們卻不說:「我什麼都不做,因為事實上,根本沒有『我』存在。」 這點是他們所不學的。
③No.97一旦你瞭解無我時,那麼,生命的重擔便消失了。你會和世界和平共處。當我們看透自 我時,就不會再去執著快樂,而且能真正地快樂。學習以不掙扎來放下、單純地放下, 還原你的本然--沒有握持、沒有執著,坦然自在。
④No.98所有的身體都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所組成。當它們聚集而成身體時,我們就稱它是女的,男的,並給它命名等等,以便使彼此更容易確認。但事實上,並沒有任何人 存有,有的只是地、水、火、風而已。所以,別過度興奮或被它所迷惑;如果你真正地往內仔細看的話,你將找不到任何人存在。

3. 帕奧禪師(緬甸)
(1) 《如實知見》:
①在三十一界當中沒有自我存在,只有無常、苦、無我的名色與它們的因緣;在三十一界之外也沒有自我存在。
②「觀禪正見」,即:透視名色及其因緣無常、苦、無我本質的觀智;「道正見」與「果正見」,即:以涅槃為對象的道智與界智。所有這些正見都稱為四聖諦的正見(catusacca-sammā-diṭṭhi)
③如果用觀智來觀察佛陀,則你將見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蘊,它們是無常、苦、無我的,沒有一個我存在。
④舉例而言,如果有人問你:「免子頭上的角是長的還是短的?」你要如何回答呢?或者有人問你:「烏龜身上的毛是黑的還是白的?」你要如何回答呢?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長的,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;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短的,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。再者,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黑的,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;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白的,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。同理,如果「我」根本不存在,我們無法講說「我」與五蘊之間的關係;即使佛陀也不回答這類的問題。為什麼呢?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有關係,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;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沒有關係,那同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。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不回答這一類問題的原因。所以,我想建議你修行到觀禪的階段,那時你就能去除這種我見。

4. 馬哈希尊者(緬甸)
(1) 《毘婆舍那禪修法》:
①因為我們未能注意這些心識的活動,導致我們認為是有個「人」或「存在的主體」伴隨著它們。我們一向認為那就是「我」—在幻想、思想、計劃、認知(或覺察)。我們認為從小到大就一直存在著一個「人」的主體。實際上,並沒有這樣一個「人」存在。
②未能或疏於注意這些感受,就會讓你認為:「我僵硬了,我覺得熱,我疼痛。我剛才還好好的,現在因為這些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舒適。」以自我的立場來認知這些感受是錯誤的。真正地,並沒有一個「我」包含在裡頭,只是一連串,一個新的不愉快的感受接著另一個而已。

5. 羅睺羅化普樂(斯里蘭卡博士比丘)
(1) 《佛陀的啟示(What the Buddha Taught》
第六章〈無我的教義(Chapter 6. The doctrine of no soul: Anatta)〉:
①一般用到「靈魂」、「自我」、「個我」或梵文裡的「神我」(Atman)這些字眼的時候,它們所提示的意義是:在人身中有一恆常不變、亙古長存的絕對實體。這實體就是那千變萬化的現象世界背後不變的實質。照某些宗教說,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個別的靈魂,這靈魂是上帝所創造的。人死後,它即永久地生活在地獄或天堂裡,而它的命運則完全取決於它的創造主的裁判。依另一些宗教的說法,這靈魂可以歷經多生,直到完全淨化,最後乃與上帝或梵天或神我合一,因為當初它就是從這裡面流出來的。這個人身中的靈魂或自我是思想者、感受者、一切善惡行為所得獎懲的領納者,這種的觀念叫做我見。
②在人類的思想史中,佛教是獨一無二不承認這靈魂、自我或神我的存在者。根據佛的教誡,我見是虛妄的邪信,與真實絕不相侔。它只能產生「我」、「我的」之類有害的思想、自私的慾望、貪求、執著、憎恨、瞋恚、貢高、我慢、自利主義,以及其它染污不淨法等種種問題。它是世間一切紛擾的泉源:從個人間的衝突,以至國與國間的戰爭,莫不以此為根由。簡言之,世間一切邪惡不善法,無一不可溯源到這一邪見。
③無我(或無靈魂)教義是緣起論的推論,也是分析五蘊所得到的自然結果。
④根據緣起法則,也根據眾生為五蘊和合而成的這一分析,在人身內或身外,有一常住不變的實質,名為神我、我、靈魂、自我、個我,這一觀念,只能被認為是一種邪信、一種心造的影像。這就是佛教的無我(或無靈魂)教義。

時逾半世紀,當我重新檢視1971年引導我進入佛門的名著《佛陀的啟示(What the Buddha Taught》第六章時,不禁啞然失笑,心中隨即浮現佛陀所教導的「四大教法(準則)」:無論在哪個國度(地方),聽到某比丘自己宣稱或轉述某上座尊者、某有德僧團或某多聞比丘宣稱:「這是聽聞自佛陀的教導。」那麼!身為一個佛弟子都必須要「依經依律」加以辨識,才能釐清其言論的真偽。今天欣逢2024年的佛陀紀念日(5/22),這是澄清千古混沌的良機,誠摯地邀請你先仔細地閱讀諸上座尊者們的論述,或許其中某位尊者正是你最尊敬的皈依師,不知你是否也願意「依經依律」來辨識令尊師的言論呢?上列尊者們的言論是否真的符合佛陀所教導的「非我」呢?不知你辨識的結論是下列哪一個選項?
1. 每位尊者都以自己的論述正確地詮釋了佛陀所教導的「非我」。
2. 某位或某幾位尊者正確地詮釋了佛陀所教導的「非我」,某位或某幾位尊者則錯誤地詮釋了佛陀所教導的「非我」。
3. 每位尊者都曲解了佛陀所教導的「非我」。

各位讀者!漢譯《雜阿含經》上常提到「知法、見法、得法、不由於他」,如果你能夠「依經依律」辨識上列尊者們的論述而作出正確的結論,那麼你就不會再隨著歷代祖師、大德的舌頭而擺盪,也不再隨著譯師、學者的筆桿而搖晃了。各位讀者!你是否已經「於法得不壞淨(對於世尊的正法律已建立不動搖的信念)」?歡迎分享一下你的結論以及辨識的跡證和過程。祝大家衛塞節法喜充滿!(slake2024/5/22 於台中,感謝林淑敏法友協助校對!)

圖片:《佛陀的啟示(What the Buddha Taught》
說明:時逾半世紀,當我重新檢視1971年引導我進入佛門的名著《佛陀的啟示》第六章時,不禁啞然失笑!
410.jpg
410.jpg (8.55 KiB) 已瀏覽 627 次

回覆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