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、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
-
Dogbert
- 文章: 2755
- 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文章
由 Dogbert » 2021-07-09, 15:12
Dogbert 寫:
譬如你現在正在觀察腳的移動,但是在移動腳之前,你會有一個想要移動腳的念頭,這個念頭就是接下來的色法(腳的移動、風大)生起的因素。
Dogbert 寫:
你行為(言語、行動)發起的「原因」是來自於你的心,心是一切行為的起點。
我的看法前面已經說過兩次,你批評了一番,結果是重複跟我一樣的話,我還真不知道你到底在不同意什麼。
另外,緣起是此有故彼有,如果你可以在人身上找到不是緣起的東西,那就是新聞了。行為有原因,它也是緣起的過程,討論要知道現在討論的點在哪裡。
-
gzxdd
- 文章: 6
- 註冊時間: 2021-03-10, 17:46
文章
由 gzxdd » 2021-10-13, 10:51
Dogbert 寫: ↑2013-07-22, 11:23
我的看法兩經的意思是一樣的,只是雜阿含第一經寫得比較簡略。
不過前面提到色之集、色之滅的「集、滅」,跟指五蘊無常的「生、滅」,我認為兩者是不同的。「生、滅」是指五蘊的生起、滅去,「集、滅」應該是指五蘊生起或不生起前面的那個「因素」。
也就是說,觀無常(或修無常想)不是觀當下五蘊的生、滅而已,到後來還要連引起五蘊生起或不生起的那個「因素」也要很清楚明白的觀察到。
Dogbert,你好,此處想請教你一個問題。
你這裏說的五蘊的生起,滅去,應該不是指
生滅隨觀智的剎那剎那這種生滅吧?
要不然,
緣攝受智裏面要求觀照動作之前的動機 和 你的回復就相抵觸了。
或者會變成名色辨別智就要觀察到剎那剎那生滅了》觀五蘊生滅,
緣攝受智的觀動作之前的動機》觀集。
如果理解的不對,敬請諒解。
-
Dogbert
- 文章: 2755
- 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文章
由 Dogbert » 2021-10-13, 16:53
gzxdd 寫: ↑2021-10-13, 10:51
Dogbert,你好,此處想請教你一個問題。
你這裏說的五蘊的生起,滅去,應該不是指
生滅隨觀智的剎那剎那這種生滅吧?
要不然,
緣攝受智裏面要求觀照動作之前的動機 和 你的回復就相抵觸了。
或者會變成名色辨別智就要觀察到剎那剎那生滅了》觀五蘊生滅,
緣攝受智的觀動作之前的動機》觀集。
如果理解的不對,敬請諒解。
如果要把十六觀智的內容套進來說,我的想法就如同你描述的,而且我認為即使是第一階段的明色分別智也沒那麼容易。
馬哈希尊者在清淨智論裡提到,在修習明色分別智前,至少需要具備戒清淨與心清淨,戒清淨很容易理解。心清淨要「在所緣上不間斷地轉起...且不被五蓋所擊敗...如安止」,而這樣連第一個明色分別智的程度都還未達到。所以練習禪修時,還是要先理解自己現在在什麼階段,才能把精力用對方向。
-
gzxdd
- 文章: 6
- 註冊時間: 2021-03-10, 17:46
文章
由 gzxdd » 2021-10-15, 18:32
Dogbert 寫: ↑2021-10-13, 16:53
如果要把十六觀智的內容套進來說,我的想法就如同你描述的,而且我認為即使是第一階段的明色分別智也沒那麼容易。
馬哈希尊者在清淨智論裡提到,在修習明色分別智前,至少需要具備戒清淨與心清淨,戒清淨很容易理解。心清淨要「在所緣上不間斷地轉起...且不被五蓋所擊敗...如安止」,而這樣連第一個明色分別智的程度都還未達到。所以練習禪修時,還是要先理解自己現在在什麼階段,才能把精力用對方向。
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
是的,就是名色辨別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理論知識掌握了還不夠,最重要的還是親身去實踐。
在沒有親身體證到這一智慧的時候,單靠想沒辦法體會真正的觀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