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本義

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、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
回覆文章
頭像
yusheng
文章: 92
註冊時間: 2013-11-11, 08:00

阿含本義

文章 yusheng » 2019-12-13, 12:08

南北傳阿含經,是最為接近佛說的文字。
阿含本有「輾轉傳來」的意思,從佛滅第一年夏王舍城結集,佛弟子的言傳身教,錄為文本,到今天我們讀到的南傳與北傳阿含經文,近兩千五百年。其中曲折,不易完全知曉。然我認定,現存的南北阿含文字已經不能夠準確的表述佛說,其中有缺漏、增補、過分的編排與錯誤。若完全的固守經文來理解佛陀所說,那會是歧途。
然凡人心如此,聖者心如是,佛陀所說古仙人道猶在其中。我們可以從阿含之文字中,依於個己身心,探求那古仙人道。
阿含,是一張殘缺的地圖,凡人可依此圖,探究身心,達于那道路的終點,得以成就。
在接觸阿含之前,可以預讀些文本:
l 臺灣莊春江先生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
l 臺灣印順導師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》
l 宇井伯濤《關於阿含經成立之考察》
l 水野弘元《部派佛教與雜阿含》
南北傳阿含經文,我一直學習莊春江先生的譯文
http://agama.buddhason.org/SN/index.htm
我得古仙人道,古仙人逕,古仙人道跡;古仙人從此跡去,我今隨去。

感受
我們需要從感受開始來理解佛陀的本意。
樂與苦,是我們體驗到的感受。感受有兩類,一是我們體驗到的身體的感受,二是非身體因素的快樂與痛苦的情緒。
身體的感受,有泡澡時身體放鬆的舒服感覺,也有生病時頭疼的感覺,這些感受與身體相關,但始終是心來體驗的,可以說,心體驗這身體的舒服或者不舒服感覺。
心,還體驗著,快樂與痛苦的情緒,這是心所體驗的非身體因素的快樂或痛苦。這樣的痛苦,有憂愁之苦,憤怒之苦,這樣的快樂,有喜愛之樂,讚歎之樂,自信之樂。下文中的感受多指,心的感受。
快樂,自然是我所熱衷與嚮往的,那痛苦是我不願意體驗的。然而,那苦的感受,是難以完全的規避。常快樂者,也不免陷於痛苦。苦的感受,如同內心不能止息的湧動的風沙。我們不希望經歷,苦的侵襲,不希望陷入苦的情緒中,卻又難以做到。在世間,人終不免於苦。
那麼,如何不再有苦,不論是身體的痛苦還是心的痛苦的情緒?這個問題的提出,是佛陀修行的開始。
先擱置身苦在一邊,我們先研究痛苦的情緒,即心的苦受。
我們所體驗的心的苦受,都有起初的激發點,惡意。
惡意激發苦受。你懷有憤怒的惡意,你當即體驗那惡意激起的壞的感受。惡意,有憤怒,嫉妒,疑惑,恐懼,等等。不同的惡意,激起不同的壞情緒。憤怒激起憤怒之苦,恐懼激起恐懼之苦,疑惑激起疑惑之苦,你必定曾經體驗過,在你憤怒地咒罵之後,心懷翻騰不平的痛苦感覺,那是憤怒激起的憤怒之苦。
在這裏,我用「激起」來描述惡意對於感受的發起。如你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石子,會激起波紋向遠處散去。當你懷有憤怒的惡意,你會體驗到苦受,這苦受在當時起來而平息,又可以在未來繼續襲來。這未來可以是當生的未來,也可以是跨越死生的後世的未來。
於是,你可以發現,即便你沒有擔憂時,你也會被忽如其來的憂苦所侵襲,你正在體驗過往人生中的歷史擔憂帶來的痛苦。這歷史惡意,可以是你在今生曾經的惡意,也可以是你在前世生活中曾經的惡意。
如此,你此時體驗的苦受,或者是當前惡意激發的苦受,或者是此生先前惡意激發的苦受,或者是過往輪回生活中惡意激發延續到當前的苦受。
當生當前惡意激發的那個苦受,可以延續到輪回的未來,被你體驗,直到完全地被你體驗。如同那投入平靜湖水的石子激起的波紋,在足夠遠處衰減至無。用另外一個說法是,惡意E激發的苦受E_KS,可以分成N段,在未來分別被你所體驗,直到體驗完成。也存在這樣可能,惡意E激發的苦受E_KS,在激起的那時候就被體驗完成。
①從這裏,引發一個方向。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根絕壞的感受,不再有苦受,或許我們可以這樣做到:隔離過往惡意延續而來的舊的苦受,且沒有惡意激發新的苦 受。過去惡意已經發生,我們不能更改,但我們可以建立一種隔離與阻斷,避免被過去惡意激發的苦受侵襲;這樣一種隔離與阻斷,可以讓我們在現在與未來不
再有惡意,不去憤怒,嫉妒,沒有惡意就不激發新的苦受。
痛苦是擾動,若能實現這樣一種隔離與阻斷,我們將不被苦受擾動。
心的苦受之外,我們還體驗快樂,非身體因素的快樂,或者說快樂的情緒,即樂受。類比於苦受,樂受是因善意而激發的快樂的感受。善意,是同情,喜愛,自信等意圖。心懷善意,激發好的情緒,同樣可以延續到未來。所以你可以因為剛才懷有善意而有的當時的好情緒,也可以有,起源於前生歷史時間的善意而激發此時的快樂感受。
如此,心懷善意者感受快樂,心懷惡意者體驗痛苦。
那麼於世人,能否有這樣一個未來,我們完全不感受苦受,只感受快樂?
在輪回中,沒有這樣的未來。世人體驗著苦與樂,體驗樂者不能免於苦,我們無法做到始終快樂,終究會陷入苦中。希望以極致飽滿的快樂填充自己的生活,而免於苦,這不會成為現實。快樂終究是暫時的。如我們希望完全根絕苦,我們需要做到的是,完全的根絕感受,根絕苦與樂的感受,而不能只是根絕苦受。
聯繫前文對於根絕苦受的方向①論述,我們應致力於去實現隔離狀態,避免體驗因善意與惡意激發的感受,避免體驗身體的痛苦,免於感受,如此是修行者應走的路。
聯繫前文對於根絕苦受的方向①論述,我們需要做到的是,建立一種隔離與阻斷, 避免發生善意與惡意而激發新感受,避免體驗過去善意與惡意激發的舊感受。
讓我們把善意與惡意並稱為意圖,將感受包括身體與非身體的感受。
我們應致力於去實現這樣一個隔離狀態:免於感受,不再有意圖,如此是修行者應走的路。


不放逸與行動

在世間輪回的人們,心有兩種狀態,放逸與不放逸。經由對自己的反思,你可以認知到,你的所有時間在於放逸或不放逸中。
放逸,是渙散。
放逸的心是渙散的,迷亂的,不放逸的心是集中的,專注的。你可以反思你自己,現在的心是渙散、迷亂,動盪,還是集中、專注,平靜。這裏的動盪,表示被感受擾動,平靜是離於感受。
讓我們來認識,放逸。
憤怒而激發苦受時,心是渙散的,體驗過往憤怒帶來的苦受時,心也是渙散的。喜愛而激發樂受時,心是渙散的,體驗過往喜愛帶來的快樂時,心也是渙散的。
身體愉悅或痛苦時候,心也是放逸的。
當你的心處於放逸時,你的心在快樂與痛苦中反復,一時體驗樂受,一時體驗苦受,沒有平息。
於是,善意與惡意,快樂與痛苦在不放逸處交匯。感受與意圖,是放逸時的表現。放逸者,會發生意圖,會體驗感受。
需要指出的是,人有意圖必定發生感受,有善意當即有樂受,有惡意當即有苦受。在放逸時,人也有單獨體驗感受,這感受基於過往的意圖,或者是現在身體的感受。
我們可以發現,心放逸,最大的特徵是,我們始終在感受中。感受是擾動,是不平靜。
心放逸,不平靜。
在放逸時,快樂與痛苦是對等的,你無法只選擇快樂。以放逸之心體驗快樂時,或許下一刻就承受痛苦。放逸時,你懷有喜愛之善意而體驗到快樂,或許很快的,你便心懷憤怒之惡意而激起痛苦。於追求苦盡的修行者,我們無法以放逸時獨享快樂作為修行的終點。
放逸的心,沉溺在善與惡,快樂與痛苦的潮流中,不得停歇。
讓我們理解不放逸,從行動來理解不放逸。
從某一個時刻開始,我完全理解不放逸。我們知道,佛陀,曾經說起,受,想,行,三蘊。
受是感受,想是意圖,行,是行動。
受是感受。想,是意圖,是上文說到的,善意與惡意。
我們需要完全理解,行,行動。
舉個例子。當我們走在路上回家時,我們是否有【回家】這個行動呢?其實未必。當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時,一種情況是我們有所作為,我們有【回家】的行動;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並沒有【回家】的行動,只有外在的體態的變化,我們身體是在走路,但我們並沒有確實做出【回家】的作為。
行,行動,是有所作為,是我們確實在做,在行動。當你有行,確實在做時,你的心,是不放逸的,你獲得平靜。
從人生的三類經歷來說,行動屬於不放逸,平靜;意圖與感受屬於放逸,不平靜,干擾。
有所行動,得以平靜。
由此,我們找到,心不放逸的更為具體的意義,即,你應去有所作為,你得以不放逸。
放逸的心為感受擾動,不放逸的心是平靜的。
行動,是世間的修行,幫助你獲得平靜。
心不放逸時,心是集中的,專注的。
心不放逸時,心是平靜的,免於感受。
你可以這樣瞭解不放逸,你可以回想起,在教室認真聽講,在茶舍專注喝茶,你仰望著穿過烏雲的圓月,或者你用心地讀這篇文字,那時的你是集中的,專注的,那時的你已是不放逸。你在認真的,用心的聽課,欣賞音樂,或是專心跑步,當時已經是不放逸的平靜狀態。
有所行動,心不放逸,得以平靜。
行動,有種種。向某處去,觀察,傾聽,講述是行動,在內心活動中,認知,理解,判斷,決定,回憶,想像,是行動。
有所行動,心不放逸。心不放逸,必有所行動。
有所行動,心不放逸,得以平靜,你不再體驗身體的感受與非身體因素的感受,你離於感受,你無有惡意與善意,你無有意圖。
心不放逸,與心放逸,是完全的隔離。行動,與意圖、感受,是完全的隔離。
心不放逸時,心是平靜的;心放逸時,心為感受擾動。
有所行動,免於意圖與感受;行動,隔離於,意圖與感受。
若我們尋求一種隔離,免於意圖與感受,那麼行動就是這樣一種隔離。
行動,完全隔離於,感受與意圖。感受,是擾動,不平靜。
如此,經由行動,獲得平靜。
也如此,不放逸,不是神秘境界,是世間你我常有的心的狀態,並非難得。行動,是心不放逸時。心不放逸,便是你行動之時。
進一步的說,不放逸,而得平靜,是佛說「止觀」中的「止」。「觀」是一種「行動」。於是有,「觀」而有「止」,「止」而有「觀」
佛說的修學是如此樸素而有效的,你應知曉。
我們可以回想起我們曾經的行動,曾經的平靜,曾經的不放逸,我們確實在現在就可以達到不放逸,我們只需要確實行動起來。
集中心,不放逸,去行動,離感受,得平靜。
平靜行動,心不放逸,這是你曾有的狀態,只是你不知曉這就是心不放逸。
心放逸時,經歷衝動、迷亂的歡喜與憎惡,體驗席捲全身的愉悅與痛苦。在不放逸時,離於善意與惡意,離於感受,這不等同於無所作為,人可以沒有意圖的行動,清醒、平靜的有所作為。人沒有善意,仍然可以幫助他人,只是內心沒有善意的,在平靜的幫助他人。你需要完全的認知不放逸。
不放逸,是行動。用行動,去隔離,痛苦與惡意。
在並不難得的不放逸時,我們隔離於心的感受,不再發生惡意與善意。我並不貶低善意與快樂,但是就人的內心而言,善惡,苦樂在放逸時是對等的。如果我們期望超越苦與惡意,我們無法在放逸時實現,我們無法單單免於苦與惡意;我們只有在不放逸時,超越心的苦樂與善惡,一併超越苦樂,才有對苦受的完全超越。
不放逸,是行動,用行動,去超越,痛苦。
我們應集中心,不要放逸,去行動,這是對苦受的超越。當你在體驗苦受時候,去有所作為,你得以離於苦受,得以平靜。當你已經在平靜的行動中,那就保持平靜,保持心不放逸,繼續行動。當你從不放逸落到放逸中,從專注中鬆懈落到渙散時,你體驗到感受,請儘快的回到行動中去重返平靜。這是心的平衡,是心的修行。
不放逸時的你,已然平靜,這並不難得,你在往日曾經獲得。我們在不放逸中獲得平靜,雖然這不是修行的終點。
在這世間,我們依於行動,依於不放逸,得以離於苦受。我們確實發現,行動是隔離苦受的方法。
然我們難以始終保持行動,保持不放逸,我們難以始終得離於苦受。心,易重新陷入放逸之中,迷亂之中,盲目地發生惡意,苦受纏身。我們在這世間,依著這身體,心難以始終保持平衡,心不能夠始終在不放逸中,心會失去專注,這是世間的現實。不放逸,行動,只是我們在世間獲得平靜的暫時住處。
世人不僅有這一世,從不能窮盡的起初開始,我們身處輪回,一世又一世,這一世之後,未能解脫的世人還有未來的世間輪回。於是,世人不僅面對著此生的痛苦,在未來的生活中,亦不能免於痛苦之纏繞。若輪回不止,未來苦受亦是不能終止。如此,暫時的行動,暫時的不放逸,獲得暫時的安定,這不是修行的終點,暫時的平靜,只是暫時的解脫。我們需要繼續前行,但此時的行動,此時的心不放逸,此時的專注,此時的平靜,是你在世間的安住處。在世間,我們努力保持不放逸,有所作為,來對抗惡意與痛苦。

輪回

那麼,在輪回之世間生活的我們,能否基於學習與修行而實現,在這世間永遠的保持心不放逸,保持行動,永離於心的苦受呢?
答案是,無法實現。
有身,在世間輪回的我們,不能夠永在不放逸中,我們無法始終保持行動,我們總會重新陷入放逸,為感受所纏繞,發生惡意或善意。原因在於,我在這輪回之中,始終的不能離開身體。
輪回,是,在過去一世的身體在過去消亡,我心攀援這一世的身體,在此生,我得以再生。輪回,是,我不斷的拋棄舊有的死的身體,寄居到新生的活的身體之中。
在輪回中,我始終住於身體。身體如同平衡的破壞器,讓我不能始終生活在平靜中。
始終住於身體的我,無法離開身體的我心,在輪回生活中可以依於不放逸地行動,得到暫時平靜,卻不能夠永不放逸地行動,無法永離於心的苦受。
如同拋向空中的皮球終將落地,在世間輪回的世人不能夠始終保持在不放逸中有所行動,有身之人,不能夠始終平靜。
依於此身之我,不能免於放逸,不能免於感受,不能免於善與惡。有身之我,心不離苦。
有身之我,始終不能夠完全的解脫,無法始終平靜,只有暫時的依於行動的平靜。
這是有身之我的現實,這是有身之我的命運。
只有超越身體的束縛,在超越始終有身的輪回之後,在未來,我才能得以實現永遠的不放逸,永遠的離於苦受。
在此處先描述輪回的形式。
輪回是如此。我心是一。無始以來,我住於色身。在一世中,這一世的色身生長而消亡,我有著這一世的生活,此身消亡,這一世的生活終結。在這一世的色身消亡之際,我心攀援下一世的色身,我在下一世得以再生,展開下一世的生活。如此,有身之我,生而有死,死而再生,在無窮的世間生活,這便是輪回。
超越輪回是如此。
在此生,有身之我於此生活,此身終有消亡,此身在此生消亡後,我不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,就不再有住於身體的未來,我心便得以完全解脫,我得以永遠的,始終的在不放逸中,在行動中,我不再因為身體的因素而再次陷入放逸。不再住於身體的我,永在平靜之中。
在未來,不住於身體的我,只在不放逸,沒有放逸,只有行動,永遠的離於心的感受與身體的感受,不再有善意與惡意,那是完全的不放逸,是永遠的平靜。
這便是超越輪回的成就者的未來。
在這篇文字裏,心就是我,我就是心。
成就者的未來,是永遠的平靜,在世間無法達到的永遠平靜。
這意味著,不能在輪回中成就苦盡的修行者,可以在超越輪回之後獲得永恆的平靜,那便是苦的終結。
有輪回,不離於苦。
輪回盡,苦盡。
終結輪回,這是達於苦盡的唯一道路。
我們並不能停留在輪回的世間中得到苦的終結,我們能夠做的是,超越世間的無休止反復,在超越輪回之後的未來得到苦的終結。
那麼,如何超越輪回,不再生於有身的世間?

決定

讓我們在不放逸中,在平靜中,繼續去思量。
我已知,我心反復住於身體,有輪回,有苦生。
輪回起伏,一世之色身消散,我又住於下一世之色身,再生於下一世。
何有,而,再生有?
我心攀援未來世之色身,而有未來世間生活的再生。
何謂攀援?
過往世間,一世身體終有熄滅,那一世色身消亡之時,我心去攀取下一世色身,從而,我心住於下一世色身,下一世生活得以展開,我得以在世間再生。
攀援,是對未來色身的攀取,攀附,抓取,取,取著。這是我自己的作為,是在一世色身消亡時的自我作為。在過往的輪回中,我在一世色身消亡時攀援未來一世之色身,從而有世間再生。
這便是世人的現實。
世人皆有攀援,此心攀援未來色身。
攀援未來者,有輪回。
有攀援,而有再生,這是輪回的機制。
這就是未修行世人的現實。在過往歷史中,在一世身體熄滅時,是我們自己所作,攀援未來之色身,而有輪回再起。
此前我已經認知到,有輪回,不能離於苦。現在我又認知到,我攀援未來色身,有輪回。
於是,我認知到,在過往輪回歷史中,攀援未來之色身,有再生,有苦。這是苦的集起。
讓我們繼續思量。
此時,今生,我住於此色身。此色身終有消亡時。此色身消亡時,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,那樣,我不再住於色身,我不再繼續世間的生活,我不再輪回,那樣,我的心得到永不放逸,我得以永在行動之中,我不再有意圖,我無有感受,我得以永恆之平靜。
不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,有苦的完全止息。這是對苦的滅盡的認知。
讓我們繼續思量。
終於,我發生這樣的思量,我有所決定,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,我決定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。這是有關決定的思量,決定不去做的思量。
當我有這樣的決定,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,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,我已經完成必要的修行。
在我決定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後,在未來,此生之色身熄滅時,我確實,不會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,我不會有這樣的攀援行為。由此,得以,超越無始以來重複的對未來色身的攀援,超越無始以來重複的住於色身的輪回。
有如此決定之後,未來我將不再攀援未來之色身,此世消亡不能再生,我不再輪回,我的心會永在平靜之中,苦得以終結。
在我有所決定,決定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之後,在未來我的色身在此世消亡,我確實不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。
有決定,不攀援,輪回止,苦盡。
有所決定,而有所不為,這便是慧解脫的實現。這是永遠的超越,解脫。
這裏的決定,是在此心不放逸時,認真的、專注的思量。
你應記得,在精神不集中時,思緒橫飛,那只有內心語句的意識,是六種觸(印象)的一種。當你集中精神,聚精會神的時候,你發生平靜的、用心的、認真的認知、決定。這認知、決定,就是佛陀所說「觀」。世人,平常就有「觀」,有專注地思量,這並非神奇的心靈體驗。
觀,是心不放逸時,心平靜時,心是「止」時的,內心認知與決定。觀,是行動,行動時心不放逸,所以有,觀而有止。心不放逸時有所認知與決定,所以有,止而有觀。
當修行者決定,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。當他有此認知時,他已經做了他該做的,他已經得以成就。
在成就者的此生,這最後一生,此心在未來不再攀援未來之色身,然今生之現實是,我心還住於此身,此種現實會造成,即便是成就者,他在最後一世與常人無二地仍然可以陷入放逸中,他還是會在放逸時懷有惡意,體驗痛苦。但是,這已經是他的最後一生,對於成就者來說,沒有體驗的痛苦,比起曾經體驗的痛苦,好比是大海中一滴水,這餘下一生未曾體驗的痛苦是有限的,不論是身體與心的痛苦。於此,成就者可以被認為,他的苦已經得到終結。

成就者

不再攀援未來身體的成就者,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之中,只有這餘下一生。在這餘下一生,並非一定沒有壞的感受。但在這餘下一生,成就者能夠經歷的感受,始終是有限的,比起輪回歷史所體驗到的感受,如七粒石子與喜馬拉雅的比較,少之又少,微不足道。
成就者在這餘下一生,依舊可以體驗好或壞的感受,可以是身體的感受,比如病痛,也可以是壞的行為帶來的壞的感受,比如憂慮帶來的憂慮之苦受。
成就者還會有放逸,有迷亂的惡行,且體驗惡行帶來的壞的感受。
這些,都是在餘生,有限的時間裏的有限發生。
成就者,會去到不放逸,經由行動,心得以平靜,這是成就者在當生的安住,這是聖者的防護與自製。在餘下的這一生中,他會努力保持不放逸,努力地行動。
在此生,在這最後一生,成就者,選擇自製與守護,努力住於平靜地行動,走過輪回最後的路途。他在不平靜中平靜地行,如明月穿行於烏雲。
成就者,不再有下一生。在未來,成就者永離於苦受,無有意圖。

未體驗的感受與輪回的走向

此處說明輪回之走向機制。
上文講到,輪回因攀援未來而有。輪回之世間,即世人在輪回中生活的世間大體分為三處:天界,人間,地獄。人間居其中,天界生活的世人會少些身體病痛,在地獄會多些身體病痛,大抵如此。或有更多層次輪回世間,不是我所關心的。
那麼,因攀援未來而有的輪回,在此世消亡之時是如何選擇未來的世間呢?
我們回到感受。過往惡意激起苦受,在當生沒有被完全體驗,就存在未被體驗的部分,過往善意激起的樂受同樣如此。這過往不僅是當生的歷史,也包括輪回的前世歷史。
人之將死,(因過往善意而激發)沒有被體驗的好的感受,與,(因過往惡意而激發)沒有被體驗的壞的感受,相衡量,若前後兩者相當,此人留在人間;若前者超出後者較多,未被體驗樂受多者升入天界;若後者超出前者較多,未被體驗苦受多者淪落地獄。
這是輪回的天平法則,天平的兩端是,沒有被體驗的樂受與沒有被體驗的苦受。
成就者,不再被此法則束縛,因那成就者不再生了。

阿含本義

佛陀所有說法,始終圍繞著兩大問題來展開:

一、在未來如何實現苦的不再生
有身之我,在輪回之中,不能離苦。
心不放逸,我有決定,【我不去攀援未來之色身】。我有此決定,在此生結束後我不再攀援未來色身。於此,此生是最後的一生,未來輪回不再生,苦盡。這是未來的苦的根除。
認知,決定,是觀。

二、在當生如何實現暫時的離於苦
在這最後一生,有身之我還要體驗這最後的有限的苦。當我有所作為,心不放逸時,我可以得到暫時平靜,暫時離於心的痛苦與惡意。我會努力保持行動,保持著平靜,雖然不能免於重新陷入痛苦,但這餘下的痛苦已是有限。
不放逸,平靜,是止。
平靜,高於,心的快樂。
行動,隔離,當生之苦。

止與觀,非神秘經驗,世人不知那是止,世人沒有如佛陀那樣觀。
以上,是佛陀曾走過的路。

羽生
深圳
最後由 yusheng 於 2020-04-17, 23:29 編輯,總共編輯了 1 次。

掌中之叶
文章: 29
註冊時間: 2019-12-07, 18:58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掌中之叶 » 2019-12-14, 15:47

大概看了一下,我觉得你还可以再看看经文 再理解理解

是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诸苦聚 但是之所以取还有其原因

你上文如下所说则是错的有点远了
“超越輪回是這樣的。在此生,有身之我於此生活,此身終有消亡,此身在此生消亡後不再生,不在下一世生起,我心得以解脫,我得以解脫。在未來,沒有身體的我,只在不放逸,沒有放逸,永遠的離於心的感受與身體的感受,不再有善意與惡意,那是完全的不放逸,是永遠的平靜。”
你这好像是在说,从有身到无身,无身后还有一个无身的你存在,这个无身的你不放逸,保持平静

我可以肯定说这并不是佛法的解脱,以下是依据

1,对于有身期间,也就是六根存续期间,正确的修习佛法可以灭除心苦,所谓的身苦还有可能会因缘显现,但是可以做到身苦心不苦,可以参考《双箭喻经》。也就是说心不苦在前,之后不受后有,苦彻底灭。而不是你说的先身灭心再解脱。
事实上“心”不解脱前轮回无法停止的

2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的解脱者是不受后有的,你上面都讲到超越轮回了,还有一个无身后才心解脱的你在不放逸,保持平静。这要么不符合不受后有,要么你认为这个“无身后才心解脱的你”是恒常的。这都不对

3,《須深盜法》里这样说,“先知法住,後知涅槃”!这是重点
以下引用庄居士在《杂阿含经二十选》第十二选 三·讨论(5)中所说,你自行理解参考看看
“初期大乘經的風格,常常是直從涅槃著手,而不是「先知法住,後 知涅槃」(參考印順法師著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〈自序〉)。這是大乘佛 法的一項變革,卻不知道對佛法的發揚,是有利還是不利?涅槃的境界, 是凡夫所陌生的,是難以說明的。直從涅槃著手,顯然不是為凡夫程度的 眾生而說的,但卻也蔚蔚成風,影響了往後整個大乘佛法教理的發展。雖 然,稍後有龍樹菩薩提出「不由世俗諦,不得第一義諦」的呼聲,但是, 其效果有多大呢?”

4,另外涅槃后是怎样佛陀都是不说的,属于无记。说句实话你不一定相信,讨论涅槃后到底是怎样根本没有必要,既不必要假设也不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思考,否则只会是自设障碍。而且你的描述更像现在南传讲的无色界的境界

理性交流哈

頭像
yusheng
文章: 92
註冊時間: 2013-11-11, 08:00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yusheng » 2019-12-16, 11:12

這裡不只是回復樓上學友,也有屬於補充原文的部分。

輪回
輪回的實質是身體的再生,因我對身體取著而有無休止的身體再生。世人身體的再生,意味著世人不得不始終在輪回中生活。
身在輪回,我們不能夠始終在不放逸,我們會陷入放逸,陷入苦。這是輪回的必然。
我取著於這身體,有身體的再生,有輪回。因此,取著色身,有苦。這是取著的過患。
對輪回之超越,實質是舍離此身。那不是你的,你應舍離。
舍離此身,不再生於輪回間,這是對輪回的超越。
超越輪回,永離此身,方有苦盡

彼岸
我們可以有限的討論彼岸,討論彼岸的意義,或者說超越輪回的意義,這無法避免。如果超越輪回的未來,不比在輪回的生活更加好,我們就沒有必要超越輪回了。

解脫
修行者在當生實現,不再取著身體,他已經成就,他已經做了他應該做的。他的未來已經決定。
不再取著,是修行者在認知到取著的過患後的作為,由此,方有未來的超越輪回、完全解脫。不再取著,這樣的作為,是修行者在當生的作為。因不再取著,因為當生的如此作為,色身不再生,輪回止息。
輪回止息,有苦的止息。
不再取著身體,這樣的作為,就是修行者得以成就的作為。有這樣的作為,修行者得以成就。
輪回之超越,並不是解脫的結果,而是解脫本身。只有超越輪回,才有苦的完全滅盡,包括身體與心的苦。
成就者在當生已經實現不再取著身體,這已經是最高的作為,他已經做了他應該做的。但完全的解脫,完全的苦的止息,在此生之後的未來。
不再取著身體,未來輪回不起,永離於苦。完全的解脫,完全的苦的止息,在,此生滅盡的未來。
從修行者不再取著身體起,他已經成就,確定在未來不再生,苦得以永盡。但即便是成就者,在他最後一生,不能完全離於心苦。他可以依於止,依於不放逸,暫時離於心苦,暫時得以平靜。但這種平靜是不穩定的,有可能回歸不平靜。但是這是成就者的最後一生,心的痛苦與身體的痛苦終究有限。

無常
佛陀說的無常,大抵圍繞著對這樣的觀念的破除:有人認為輪回是必定永恆的,沒有人可以超越輪回。佛陀認為: 輪回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。當輪回或者說身體的再生的緣由不再成立時,我們可以超越輪回實現苦的完全止息。也就是說,佛陀說無常,是對‘輪回是永恆,再生是永恆’的否定。
至於,一切是否是常的或者無常的,我是否是常的或者無常的,與超越輪回得以苦盡沒有關係。我們不要在這些問題上虛度。

無我
關於我的否定,我的一些看法:
1.經文說道,‘那不是我的’。這並不完整,你不能單獨來思考這句不完整的話,而賦予他更多本身不具備的意義。這句話,完整理解是,‘那不是我的,我應該捨斷’。如同在不屬於自家的山林裡撿拾到的樹枝,我應該放回留在這山林中,那色身不是我的,我應舍離。所以,佛陀所說‘那不是我的’,完整意義是,佛陀在以比擬的方式來勸誡世人,舍離色身。
2.經文說到,‘我不是這個’。我不是色身,我也不是感受,的確如此,就是這樣個別的判斷,但我們不能錯誤地擴大觀念,以為佛陀認為,‘我不是一切’,在後來又演化出『無我』理論。我們要非常清楚佛陀說法的樸素與有效,小心落入貌似精妙實則無益解脫的思維歧途中。
非常明確的說,在很多經文中,我,心,識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達。佛陀沒有否定我。對於『我』的否定或者不否定,『有我』或者『無我』從來就不是佛陀說法的核心。可以這麼說,『有我』或『無我』這個命題不在佛陀的核心思考範圍之內,他可能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。這個命題與解脫沒有關係。
3.經文說道,‘那不是我的真我’。真我觀念與佛陀之外的一些教派思想有關,真我與我是兩個概念,否定真我不是否定我。假如在當時印度已經出現了真我理論,那麼佛陀是在說明,在我之外,不存在我的真我。否定真我,但不是否定我的存在。如果真我理論是在佛陀身後出現,那就是後世弟子的增補。不論如何,否定真我,不等於否定我。
4.佛陀沒有否定我。否定我,與佛陀的思想無關。如果我們向佛陀提問,‘我是否存在’,佛陀不會理睬這個無意義的問題。這是與佛陀核心思想,與如何成就苦的止息,完全沒有關係的問題。當弟子提出錯誤的問題時,他可能會默然。我們要提出正確的問題,然後思考。
當我們把佛陀說法的根基樹立在‘無我’上時,我們從起點就開始誤解了佛陀,誤解了阿含,我們必然走上歧途。

依於止
未成就的凡人,可以依於止,依於不放逸,得以平靜。在這暫時的平靜中,他暫時的離於心的痛苦與快樂,他會體驗身體的痛苦與快樂。
沒有任何修學的凡人,他曾經經歷過不放逸,他體驗過在不放逸的平靜,他曾經在不放逸中,離於心的痛苦,只會體驗身體的感受。驗到身體的感受,而離於心的感受,是世人依於止,依於不放逸時的得到。身苦而心不苦,不是專屬於成就者的狀態。未成就的凡人,在不放逸時,已經實現,身苦而心不苦。
成就者,同樣依於止,依於不放逸,得以平靜。在這暫時的平靜中,他暫時的離於心的痛苦與快樂,他會體驗身體的痛苦與快樂。特別的是,成就者可能會熟練於在不放逸中,雖然他還是可能重新陷入放逸。
只要身在世間,我們就不能始終在不放逸,始終的有身苦而無心苦。身在世間的世人,只有暫時的離於心苦,終會落於放逸,這便是輪回世間的現實。也因此,超越輪回,超越世間的重複,才是解脫,是解脫的開始。
即便是成就者,他同樣需要依於止,依於不放逸,才有心的平靜。當他失去不放逸,心放逸時,他還是會體驗心的痛苦。
不再取著身體的成就者,在餘下一生未必可以始終依於止,始終不放逸。他還需要努力使自己處於不放逸,只是他可能會熟練於處於不放逸。但是這餘下一生可能的心與身的痛苦始終是有限的。

阿含經文
作為記錄佛陀話語的文本,我們可以從阿含經瞭解到他與弟子講述的觀念與道理。我們要非常小心的是,對話通常都有其背景,其中的觀念,我們要非常小心去避免做出擴大或者偏差的理解。
日常的對話,通常不會是規整的。對於經文中的文本,我們尤其要小心規整的文本。那種貌似完整,整齊,規整的文本,可能就是後世整理的結果。但這種整理,可能意味著增補,刪除,遺漏,錯誤,未必表達出佛陀的本意。
我們需要依于阿含,但我們的認知不是基於阿含出發,我們需要基於我們自己的身心,我們要探求自己的身心,探求阿含。在理解自己的同時,理解阿含隱藏著的古仙人道。

頭像
Dogbert
文章: 2779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Dogbert » 2019-12-16, 14:13

yusheng 寫:
2019-12-16, 11:12
...當我們把佛陀說法的根基樹立在‘無我’上時,我們從起點就開始誤解了佛陀,誤解了阿含,我們必然走上歧途。...
錯誤連篇就這句最經典,無常、苦、無我的說明阿含經裡俯拾皆是,你還是老實讀經,不懂多問,別再寫這種偽教學文了。

掌中之叶
文章: 29
註冊時間: 2019-12-07, 18:58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掌中之叶 » 2019-12-16, 16:09

“無常
佛陀說的無常,大抵圍繞著對這樣的觀念的破除:有人認為輪回是必定永恆的,沒有人可以超越輪回。佛陀認為: 輪回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。當輪回或者說身體的再生的緣由不再成立時,我們可以超越輪回實現苦的完全止息。也就是說,佛陀說無常,是對‘輪回是永恆,再生是永恆’的否定。
至於,一切是否是常的或者無常的,我是否是常的或者無常的,與超越輪回得以苦盡沒有關係。我們不要在這些問題上虛度。”

上面是引用您的回复,因为我不太能记得住,所以引用下来方便回复您。您写的其他内容我就没有看了,在无常,无我的问题上可以交流一下

您所说 “ 輪回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”我同意一半,轮回的驱动是由 无明所盖渴爱所系!有这样的条件持续产生 轮回就不会止息。所以轮回是有其因缘而产生轮回 有缘生 这样的现象的。 您所说“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”这句话实际上很别扭。很容易误解,我表示您可能在某些理解上有偏差,您所说这个应该以“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”这样描述比较合适

另外无常现象是必然的 是必须观察到的,也是事实,您不认同无常就没法认同无我,因为无常故苦,苦故无我。
经文经常讲到五蕴无常,六根六境无常 这里并不需要我们做额外的联想,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个观察到就好了,这不同于让我们创新思维,这就是佛陀发现的,觉悟的,告知我们的,需要我们同样体证到的

掌中之叶
文章: 29
註冊時間: 2019-12-07, 18:58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掌中之叶 » 2019-12-16, 17:25

“無我
關於我的否定,我的一些看法:
1.。。。。。
2.。。。。。
3.。。。。。
4.。。。。。
當我們把佛陀說法的根基樹立在‘無我’上時,我們從起點就開始誤解了佛陀,誤解了阿含,我們必然走上歧途”
“當我們把佛陀說法的根基樹立在‘無我’上時,我們從起點就開始誤解了佛陀,誤解了阿含,我們必然走上歧途”
当你说出这句话时我确定您对佛法还有很大的误会。

无我准确的说是指的无主宰,其实无我,本身不是在讨论所谓我存在不存在这回事,这种讨论统统是两边的,是有问题的
您会有上面的括号里的认知,无非是站在了所谓 无的对立面去认同一个有

但《阐陀经》里这么说“阐陀贤友!我在世尊面前曾听到这样;当面领受(世尊)对迦旃延氏比丘的教导:
‘迦旃延!这世间多数依于两者:实有的观念,与虚无的观念。
迦旃延!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集者,对世间不存虚无的观念;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灭者,对世间不存实有的观念。
迦旃延!“一切实有”,这是第一种极端。
    “一切虚无”,这是第二种极端。

您觉得佛陀会不会一边说着 “一切虚无”,这是第二种极端。一边去跟你讲说到底是有 还是无呢?
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
正是因为
有因有缘集世间 又因有缘世间集
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
---SA.53

所以这无我才正是佛陀所说,没有一点问题。这不是我,不是我的,不是我的真我。非我,非异我,不相在。正是对应了‘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’

体证无我其实是有里程碑的意义,正确的体证无我代表了对缘起法的现观,而抛开正确的理解无我,而去讨论到底是有 还是无 才是两端的凡夫知见

頭像
yusheng
文章: 92
註冊時間: 2013-11-11, 08:00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yusheng » 2019-12-17, 12:40

掌中之叶 寫:
2019-12-16, 16:09
上面是引用您的回复,因为我不太能记得住,所以引用下来方便回复您。您写的其他内容我就没有看了,在无常,无我的问题上可以交流一下

您所说 “ 輪回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有其緣由,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”我同意一半,轮回的驱动是由 无明所盖渴爱所系!有这样的条件持续产生 轮回就不会止息。所以轮回是有其因缘而产生轮回 有缘生 这样的现象的。 您所说“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”这句话实际上很别扭。很容易误解,我表示您可能在某些理解上有偏差,您所说这个应该以“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”这样描述比较合适

另外无常现象是必然的 是必须观察到的,也是事实,您不认同无常就没法认同无我,因为无常故苦,苦故无我。
经文经常讲到五蕴无常,六根六境无常 这里并不需要我们做额外的联想,我们只需要按照这个观察到就好了,这不同于让我们创新思维,这就是佛陀发现的,觉悟的,告知我们的,需要我们同样体证到的
“身體再生與輪回不是必定永恆的”
我的意思是:无始以来,身体再生,我们在不断的轮回,这样轮回不是必定永恒的,不是必定一直如此的。因为这样轮回是有条件的。当这个条件不存在时,这轮回就停止了。
我就是这样来理解佛陀说的无常。佛陀说的无常,有其特指的对象与意义。

頭像
yusheng
文章: 92
註冊時間: 2013-11-11, 08:00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yusheng » 2019-12-17, 13:15

掌中之叶 寫:
2019-12-16, 17:25
“當我們把佛陀說法的根基樹立在‘無我’上時,我們從起點就開始誤解了佛陀,誤解了阿含,我們必然走上歧途”
当你说出这句话时我确定您对佛法还有很大的误会。

无我准确的说是指的无主宰,其实无我,本身不是在讨论所谓我存在不存在这回事,这种讨论统统是两边的,是有问题的
您会有上面的括号里的认知,无非是站在了所谓 无的对立面去认同一个有

但《阐陀经》里这么说“阐陀贤友!我在世尊面前曾听到这样;当面领受(世尊)对迦旃延氏比丘的教导:
‘迦旃延!这世间多数依于两者:实有的观念,与虚无的观念。
迦旃延!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集者,对世间不存虚无的观念;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灭者,对世间不存实有的观念。
迦旃延!“一切实有”,这是第一种极端。
    “一切虚无”,这是第二种极端。

您觉得佛陀会不会一边说着 “一切虚无”,这是第二种极端。一边去跟你讲说到底是有 还是无呢?
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
正是因为
有因有缘集世间 又因有缘世间集
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
---SA.53

所以这无我才正是佛陀所说,没有一点问题。这不是我,不是我的,不是我的真我。非我,非异我,不相在。正是对应了‘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’

体证无我其实是有里程碑的意义,正确的体证无我代表了对缘起法的现观,而抛开正确的理解无我,而去讨论到底是有 还是无 才是两端的凡夫知见
很感谢学友的回复,我无益来贩卖什么,如果大家看法一致,可能就不需要交流了。

关于这篇经文,我有思考过,提供一点看法:
在这篇文字里,有提到“实有的观念”与“虚无的观念,或者“一切实有”, “一切虚无”。这里“一切实有”或许对应“轮回必定永恒”的观念,“一切虚无”或许对应“必定没有下一世”的观念。

“实有的观念”—“一切实有”—“轮回必定永恒”
基于此,来理解这一句【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灭者,对世间不存实有的观念】就比较顺畅:
当我们知道世间轮回止息的道理,我们就不会认为“轮回必定永恒”

“虚无的观念”—“一切虚无”—“必定没有下一世”
基于此,来理解这一句【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世间集者,对世间不存虚无的观念】:
当我们知道身体再生,轮回不止的道理,我们就不会认为“必定没有下一世”

就所有阿含经文整体来讲,佛陀在很多场合用不同的语句,在重复同一个观念:
凡人皆有轮回,唯成就者得以超越

掌中之叶
文章: 29
註冊時間: 2019-12-07, 18:58

Re: 阿含本義

文章 掌中之叶 » 2019-12-17, 15:10

确实意见不同是很正常的 :D

你可以看下SA.262经 这和相应部的阐陀经可以对读
爾時,阿難語闡陀言:
  「我親從佛聞,教摩訶迦旃延,言:『世人顛倒,依於二邊:若有、若無,世人取諸境界,心便計著。
  迦旃延!若不受、不取、不住、不計於我,此苦生時生,滅時滅。
  迦旃延!於此不疑、不惑,不由於他而能自知,是名正見如來所說,所以者何?迦旃延!如實正觀世間集者,則不生世間無見;如實正觀世間滅,則不生世間有見

这里用的是 若有、若無,世人取諸境界,心便計著。

您的理解还是过多延申了您自己的观念,我觉得不需要过度的解读按照经文字面去理解也就好了

关于若有若无 庄春江居士网站的注解是
若有、若無」,南傳作「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」(atthitañceva natthitañ-ca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在於實存的觀念與不實存的觀念」(upon the notion of existence and the notion of nonexistence)。按:本段即SA.301佛陀教導尊者𨅖陀迦旃延(迦旃延氏)「正見」的內容。

您也可以参考看看 其实有或无 就是一般人认知现象的两种常用的认知方式 ,是不导向苦灭的,对于离苦而说也就是错误的观念。并不需要非得往轮回上靠

另外缘起法也未必非得从这一生到下次结生这样去思考。其实每每的延续和攀住,通过缘起法都可以观察到。我觉得关于这个话题说不少了 ,这就不再回复该帖了。祝您修学顺利

回覆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