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 正法唯住五百年?

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、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
頭像
peacecila
文章: 1534
註冊時間: 2004-09-18, 08:00

文章 peacecila » 2007-08-27, 17:55

反正不想答就算了,不過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看到討論的主題是怎麼被引開了,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這種狀況了。

頭像
Honesty
文章: 339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
文章 Honesty » 2007-08-27, 21:28

Dogbert 寫:在討論區討論,不管發文者有什麼樣的論點,都必須清楚的告訴大家結論為什麼是這樣?根據是什麼?有哪些證據支持這個說法?

這樣的動作發文者最少必須做到一次,因為這是對自己的文章負責,也是尊重其他網友。若非如此,那大家都只說個結論,理由全部不提,那還討論什麼?

若是其他網友有些提問讓發文者感到沒有回覆的必要,發文者可以拒絕解釋第二次,但是不能連一次的解釋都沒有。

這種基本的討論規則不需要再討論,日後若是有任何人發言提出一個論點,卻不做任何的解釋,而造成其他網友討論發生困難,甚至引起過多不必要的爭論,這類文章一律刪除,包含版主的文章也是一樣。
這種處置方式需要研議,請身為版主者要互相尊重,並尊重整個管理層,勿隨意自行發表未經討論同意的版規,如對於版規或版主有任何問題,請至相關版主之區域討論研議謝謝。

末學是認為,法友其實不用硬要聽到全部的解釋與分析。

不能接受的,無論末學怎樣說,怎樣分析,怎樣透過深入法的內涵去解釋,一但知見障礙住了,還不就是無法接受,在末學的考量中,法友如果不相信末學,那就不要相信呀,末學也樂得這類的法友不要相信末學,反正去相信正法還在世間,這雖然不是事實,但也是不是壞事呀,就繼續這樣去相信就好了,與末學多說並沒有意義,說不定末學錯了,這樣的法友說不定就能找到正法僧團,獲得果證,到時候末學希望你能回來告訴大家,給大家機會。

能接受的,自然就能看懂末學所說的部分,也就會知道為什麼末學會這樣說,如果末學是正確的,那自然這樣的法友就能獲得利益,不但省下去追尋錯誤的求法方向的寶貴時間,還有可能接受末學建議的求法方向,就有可能能夠獲得正確的指導,進而獲取果證,這是末學以自己所學給大家的建議與機會。

相不相信就是靠緣分,佛世時也有很多人聽佛陀親口說法他也不信呀,也有的人佛陀說什都沒聽到,只看到佛陀的寶相莊嚴就想要出家了的也有,末學無德無能,當然也沒什麼人會相信,也或許有極少人能相信,無論如何這都沒什麼好爭的?不是嗎?大家都是法友,有不同的見解,有不同的程度,有不同的過去,這都是正常,大家互相尊重,和和樂樂,以禮相待,有興趣的就參與互相討論,不想說的就是客氣的婉拒後默然不語,這樣怎麼會有問題呢?
比丘勤修習,觀察此陰身 
晝夜常專精,正智繫念住
有為行長息,永得清涼處
雜阿含二六五經

頭像
Dogbert
文章: 2779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
文章 Dogbert » 2007-08-27, 23:46

一個人發表任何言論,都要說出一個理由,這是放諸四海接準的討論原則,沒有任何人可以例外,包含你我在內。

這個問題不需要討論,任何人違反這個原則,文章一律刪除。

頭像
shanguan
文章: 2716
註冊時間: 2004-09-25, 08:00
來自: Shanghai
聯繫:

文章 shanguan » 2007-08-27, 23:54

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。

說明:一再曲解他人文意,擾亂討論進行。由於屢勸不聽,shanguan(善觀)帳號停權。

版主直心附註:
善觀法友之停權處置,目前由末學提出異議,管理階層尚在商議中,暫緩執行。

頭像
Mahanama
文章: 2475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聯繫:

文章 Mahanama » 2007-08-29, 19:47

Mahanama 寫:佛教的『無記』、『聖默然』、『默擯』常被濫用,日後有緣,當為文加以辨明。 :lol:
『默擯』又稱為梵罰,意思就是對於犯戒又不聽勸誡的惡性比丘,一切比丘不與他說話,不與他說戒。『默擯』屬於羯磨,是僧伽的行事法度。在家人遇到話不投機之人,可以不予理會,但那並不是『默擯』。至於在共說共論中,應一向記而不一向記,拒絕講理,當然更與『默擯』無關。

『聖默然』也是出家人的行儀之一,與在家人無關。根據佛陀的教導,出家人相聚,不可言不及義地高談闊論;若有言說,原則上應講論法義,否則就默然不語,是謂『賢聖默然』,簡稱『聖默然』。在家人不樂說法,或可說是獨善其身,或可說是尊重法義,但都與『聖默然』無關。同樣的道理,在共說共論中,應一向記而不一向記,拒絕講理,更與『聖默然』毫無關係。

『無記』就是沒有答案或不予置答的意思,它是共說共論時,對於問題的四種回應方式(一向記、分別記、反詰、無記)之一。『無記』通常是針對錯問而發,亦即問題本身出於邪見,例如『命即是身』、『命異身異』...之類的問題。在共說共論中,若提問並未離題,而且並非出於邪見,被問者並不能以『無記』回應,而必須以『一向記』或『分別記』回應。在討論時,理屈詞窮之際,以對方提問的動機不善或對方的程度不夠等各種藉口,拒絕回答問題,那不是『無記』,而是耍賴。 :lol:

頭像
MOSHENGREN
文章: 99
註冊時間: 2006-06-24, 08:00

文章 MOSHENGREN » 2007-08-29, 20:32

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。

說明:離題。

頭像
Honesty
文章: 339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
文章 Honesty » 2007-08-30, 22:06

Mahanama 寫: 『無記』就是沒有答案或不予置答的意思,它是共說共論時,對於問題的四種回應方式(一向記、分別記、反詰、無記)之一。...........以對方提問的動機不善或對方的程度不夠等各種藉口,拒絕回答問題,那不是『無記』,而是耍賴。 :lol:
如果今天是科學討論,那大家要求拿出證據或非要推演出個數理答案或許還說的過去,但是在我們所面對的真理前面,的有些事情是無法給個肯定的答案與證據的,不論是正反哪一方,幾乎都是只能取決於相信與相信的深入程度而已。

例如兩個人彼此都相信雜阿含或相應部經典,然後才有後續的討論,同樣的如果沒有這點共識,那就不可能更深入去討論雜阿含或相應部經典的內容,這種道理很明顯,當對"某個沒什麼肯定答案的議題",雙方的共識點已經差異很大,例如經文的解釋也都已經不同,那就不可能深入討論了,頂多就是各自表述自已的觀點與看法,看大家要相信誰,這根本沒什麼好爭的。

所以已經說過了,當問題的知見已經有了明顯差異,就會無法繼續深入討論,雙方硬要討論下去也是可以,只是沒有共識各說各話,或者容易爭吵不休,或許有人喜歡這樣的討論模式,但是末學不喜歡呀,總不成一定要免強末學奉陪吧,況且如果議題是很敏感與不宜太過公開的,那為什麼末學要知無不言呢?末學就不懂為什麼有些人要這樣執著。

覺得對方動機不善?也不是這樣說,末學認為不論覺得對方動機如何,通常還是會站在試圖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去討論看看,不行的話才會放棄。

所謂的程度不夠?也不是這樣說,有的人就是喜歡探究本質與法理,有的人喜歡研究表相與規則,只是這樣不同的兩個人,在討論的時候就很難談的太深,或討論的太廣太制式,就是這樣而已,共識當然也無法太多。

大家都不是十七八歲了,還不能了解這世界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人,不同的見解思考,不同的看法,不同的價值觀,不同的好惡,不同的過去,不同的心,不同的身,不同的.................,但是面對這麼多不同,最重要的是去理解並尊重那些與自己不同的對象,因為大家都同樣陷於生死當中,受輪迴的折磨,應以誠善與正直去面對自己與他人,就是這樣而已。末學不敢說自已做的多好,但是一再的提醒自己盡量這樣去做,末學也沒有太多時間與精力去幫助別人,自己也是在世間裡面庸庸碌碌的奔忙,也同樣面對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的洗鍊,只是經常提醒自己如果真的蒙受了世尊的正法恩澤(前提),除了該自己更加的精進之外(首要),也要為喜愛並追尋世尊正法的人多少盡些心力(次要)。
比丘勤修習,觀察此陰身 
晝夜常專精,正智繫念住
有為行長息,永得清涼處
雜阿含二六五經

頭像
Mahanama
文章: 2475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聯繫:

文章 Mahanama » 2007-09-01, 14:46

你說了這麼多,還是不著邊際的題外話。為自己擬制出來的新名詞-『聲聞阿羅漢的僧團』下一個定義有這麼難嗎? :lol:

頭像
fs92004
文章: 277
註冊時間: 2006-08-18, 08:00

文章 fs92004 » 2007-09-02, 12:38

探討的問題若不是抱持著像解數學,物理態度,這種探討態度就有問題.
否則三法印是要用相信的程度來決定三法印的存在?
還是依靠自覺自證?

議題是很敏感與不宜太過公開的?
這句話是否相等於佛法僧與阿含經裡有很敏感與不宜太過公開的?

對於法的討論若演變成爭吵不休,仍可以找到答案.
對於法的討論持著搓粉圓.只有模糊.

頭像
Mahanama
文章: 2475
註冊時間: 2004-09-19, 08:00
聯繫:

文章 Mahanama » 2007-09-03, 13:34

Honesty 寫:以當代的學法環境,想走入八正道並不是這樣走的,因為佛陀的聲聞阿羅漢的僧團傳承早已經中斷消逝了
以上所引,是直心法友的原話。在討論時,必須先由擬制新名詞的一方將『聲聞阿羅漢的僧團』一詞定義清楚,然後提出其傳承已經中斷消逝的證據或論據。捨此不為,而進行長篇大論,都是無益的游談閒語。 :lol:

回覆文章